扎根大山深处的女支书 ——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的扶贫故事
[摘要]——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的扶贫故事
胡晓玲带领干部群众找水源
在地处偏远、平均海拔近1500余米的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放弃外地优厚待遇,回乡竞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她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脱贫奔康,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日前,她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她就是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党支部书记胡晓玲。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胡晓玲的父亲扎根深山从教30余年,父亲的影响让胡晓玲从小就立志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虽说待遇优厚,但她一直没忘记儿时的理想。2010年10月,适逢黄连村党支部换届,胡晓玲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参与竞选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迅速转变黄连村贫困落后的局面,这是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摆在胡晓玲面前的首要问题。经广泛调查研究,她找到了村里落后的主要原因,即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措施不多、方法偏少;而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群众及个别党员干部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致使“老办法不灵,新办法用不上”;大部分群众存在“有田有粮不找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赚钱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等思想,从而形成了干部想带带不动、群众想富富不起来的僵化局面。
找准了“病根”,胡晓玲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统筹梳理全村党员干部的错误思想,认真研判解决办法,及时化解热点难点问题,坚决打压不正之风,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同时,通过树立一批好党员、好青年、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鲜明了是非分明、赏罚分明的导向,村里听党支部的话的党员和群众多了,跟着村党支部一起干事创业的人多了,向村党支部靠拢的人多了,村党支部在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高了,先锋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
破解一个个发展难题
黄连村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程度较深。胡晓玲上任伊始,村支两委无固定办公议事场所,导致村支两委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于是,她就在自己家里组织村、组干部办公;村上无任何办公用品,她就用自己的工资购买办公用品;群众需要到县、乡办手续,她就主动免费为群众代办。
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题,胡晓玲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开始筹划全村的村道建设。11月的黄连村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胡晓玲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顶风冒雪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入户了解全村公路建设及每个家庭情况,收集村民对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挂包帮扶下,村里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修通了一条6.5公里长、5.5米宽的村道硬化路;为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她坚守一线,请挖掘机上山用了15天修通了一条5公里长的森林防火通道,修建了8公里长的药材产业致富路。
为解决群众人畜饮水、用电、通讯等难题,胡晓玲长途爬山涉水30余公里带领干部群众寻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项目支撑下,黄连村群众人畜饮水、用电、通讯等难题一个个得以顺利破解。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胡晓玲始终坚信: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经济搞上去了,群众富裕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黄连村人世代生活在偏远山村,地理环境十分恶劣,住居条件十分艰苦,绝大部分村民仍旧住在破旧的房屋里。
为改变群众人居环境,胡晓玲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上争取汇报,在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与帮扶下,结合旅游规划与打造,位于该村的川东第一个“土家新寨”投入使用,成为了一道休闲观光旅游的靓丽风景。
为改变当地贫困局面,胡晓玲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药材种植户户均年增收数千元;同时,她还邀请技术专家实地指导该村发展樱桃300余亩。
随着宣汉县北部山区扶贫开发项目的陆续实施,胡晓玲抓住这一契机,围绕规划进行景区打造,努力将黄连村的地理、自然优势转化为村民致富增收的经济优势,为巴山大峡谷综合片区开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的黄连村,一副美妙绝伦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大山深处徐徐舒展开来。
□文/图 本报记者 韩淑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宣汉县积极开展“红盾春雷行动”,通过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网络购物秩序、治理旅游消费环境、保护商标专用权等具体措施,集中整治了重点领域,净化了市场,改善了民生。截至目前,该县...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