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群众送去致富“密码” ——宣汉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侧记

达州日报 2016-09-02 00:00 大字

[摘要]——宣汉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侧记

□汤继军 本报记者 孟静

“为期10天的理论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果树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你们,以表达感激之情。”8月20日,果树培训结业考试教室门口,一位学员急匆匆地走向宣汉县就业局局长黄大轩,双手献上印有“科技扶贫、功德无量”的锦旗,这一举动让宣汉县就业局的干部们始料不及。

近几年来,宣汉县就业局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整合项目 压实责任

“仅参与我们就业培训的公(民)办培训机构就有12个,其中公办培训机构4家。近几年,各培训机构加大投入,充实师资力量,有较大发展,但是专业分散不够集中,单兵作战影响力弱。”宣汉县就业局培训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此,就业局根据上级下达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数,制定详实的培训工作方案,宣汉成立由组织部牵头,人社、财政、教科、扶贫、就业等县级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按照统一规划、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各司其职,严格纪律、压实责任,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公办培训机构负责***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品牌培训,民办培训机构负责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的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各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创新模式 提升质量

为了改变培训质量不高的现状,宣汉县就业局多次到农村、社区、企业专题调研,与老百姓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培训需求和收集意见建议。多次组织培训机构召开培训工作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引导新的培训思路,确保培训落到实处。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总结,我们认识到创新培训模式、转变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我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压力,可以说是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创新。我们最终咬牙挺了过来。现在大家的认识也转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凸显,老百姓评价很高,都争着来参加培训。”黄大轩感慨地说。

近年来,宣汉县就业局积极探索就业培训新路径,围绕本县产业发展,聚焦农村劳动力,广泛征求学员培训意愿,科学设置果树栽培、实用菌栽培、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涉农专业,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由原来培训机构到乡村开展“走读式教学”培训,改为统一集中在培训机构的“全日制全脱产全免费住校”培训,让学员像学生那样静下心来上课学习。开设“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课程,采取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教会学员掌握相关技能。选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各工种班主任和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程度高、培训经验丰富的本地或外聘高级讲师担当各工种培训老师,并从九龙宾馆、胖儿餐厅、郡琳大酒店、沃尔沃超市等相关企业聘请业务能力强的专业能工巧匠担当实训教师,充实和丰富培训师资队伍。

跟踪服务 保驾护航

“耿博士,我这蔬菜一夜之间突然爬了好多小虫子,从来没见过,配哪些药和用多大剂量我拿不准,麻烦您来帮我指导一下嘛!”家住东林乡曾山村6组的王利华今年才开始从事蔬菜种植,缺乏相关技术。这是他参加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后第三次给宣汉县菌研所耿心翠博士打电话请求技术支持。

“好的,我马上过来。”耿心翠放下手中的活儿就往王利华的蔬菜种植基地赶。自从耿心翠为老百姓讲授蔬菜种植技术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咨询电话,有时还要亲自到现场指导。

为了帮助培训后的学员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资金、信息、销路等具体困难,该县就业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专门建立了培训学员微信群、QQ群,便于他们之间咨询和交流。为缺乏资金的创业者开设绿色通道,主动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给予5—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同时,为市场信息不畅通、产品销路不好的创业者联系农业、商务等部门,争取他们的最大支持力度,捕捉市场信息变化,打开产品销路通道,真正为创业者创业保驾护航。“如果没有你们支持的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养猪场就要停摆了。”家住樊哙镇花梨村的程维军激动地对前来跟踪了解情况的财政、就业、金融部门工作人员说。

两年来,宣汉县就业局联合县级相关部门扶持创业实体136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59万元,提供技术支持135条。

新闻推荐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香菇基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检测检验力度,强化日常监管,确保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市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5...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