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筑梦人生 她们的故事感动宣汉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3-06 00:28 大字

女性创业者们讲述艰辛创业路。

□张崇耀 胡果兴寨 文/图

“2003年我和丈夫纷纷下岗,心里空落落的。下岗后我们做过餐饮,回老家种过茯苓,但效果都不是很好。2012年我开始喂养山羊,由于在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善,饲养的山羊发了病,大小山羊死亡60多头,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正当我绝望无助的时候,当地畜牧部门和动物防疫站技术人员来到我家,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支持,让我走出了困境……”失业不失志的优秀下岗创业者黄春霞站在演讲台上,声情并茂地向台下近300名听众讲诉着自己的创业故事。

3月2日,宣汉县庆“三八”暨“巾帼公益圆梦行·助力女性创业路”优秀创业女性故事分享会上,传承瑰宝的优秀土家族创业者李霞、不离不弃的优秀居家创业者符纯珍、圆梦乡土的优秀大学生创业者廖秀兰和黄春霞一道,以亲身经历讲诉自己的创业故事,鼓励和感动着听众。

李霞:

淘出土家族的“活化石”

打开淘宝网 “宣汉百里峡土家手工绣”网页,样式独特的虎头帽、虎头鞋、舞蹈裙、土家枕巾枕套等土家手工针线产品跃然眼前,吸引了众多淘宝客光顾。将土家手工绣推销到网店销售,让即将消失的土家族“活化石”再放异彩,宣汉县樊哙镇的李霞功不可没。

现年36岁的李霞是一名土家族妇女。虎头帽、虎头鞋等服饰由当地土家族妇女手上制作,其产品融入了众多土家族文化元素,被称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其产品经久耐用,穿着舒适,一般是家庭成员自用或亲戚朋友间相互馈赠。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妇女外出务工,导致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面临失传。想到自己热爱的土家手工绣有可能消失,李霞忧心忡忡。

2013年11月,李霞将社区的土家族妇女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最开始,只有五六个妇女热心于此项事业。2014年“三八节”前夕,李霞组织社区妇女到达州市参加居家灵活就业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她们独特手工绣,其灵巧的手艺、精美的作品赢得了商家的啧啧称赞。不少客商抛出 “橄榄枝”,一个个订单从四面八方汇聚樊哙镇。邓芝传老人今年已73岁,绣的舞蹈裙成为当地一绝,产品供不应求。覃中碧老人的虎头鞋做得有板有眼的,一双能卖50多元。如今李霞领导的居家灵活就业创业团队达到了25人。看到土家手工绣又兴旺起来了,李霞倍感高兴。

去年9月,李霞在淘宝上开了网店,并邀请专业设计师制作网页,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产品拍成图片上传到网页,吸引了众多客户。李霞说,她相信百里峡土家手工绣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

符纯珍:

爱温暖着人生创业路

现年40岁的符纯珍,是下八镇建设村妇女主任。去年,符纯珍的家庭还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符纯珍20岁时,与同村的向绍荣结婚并一起赴沿海打工,还办了一家小型海产品加工厂。但好景不长,她的儿子两岁时,不幸溺水身亡,紧接着丈夫又患上脑癌不幸逝世。向绍荣临走前,最后的嘱托是:“一定要照顾好我的爹妈。”符纯珍哭着使劲点头,答应丈夫要把儿媳的责任进行到底。

丈夫走后,符纯珍挑起生活的全部重担。提亲的人不少,但她坚守自己对丈夫的承诺,给出的条件是:“相处可以,但是我的公婆必须跟着我一起生活。”许多人因此被吓跑了。

在跑运输的时候,符纯珍认识了跟自己同年、带着父母一起生活的郭兴茂。朴实善良的郭兴茂对她的事迹早有耳闻并心生爱慕,求婚誓言很简单,但却是一生的承诺——他对符纯珍说:“我愿意与你一起照顾老人、孩子。”就这样,他们一起组建了一个6位老人、5个孩子的特殊大家庭。

为了让家里的人能过上好日子,符纯珍和郭兴茂起早贪黑地干。在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们投资建起了珍茂蔬菜专业合作社,为20多名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创办了一家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带领200多位乡亲搞劳务开发。筹资2000万元建起近3000亩的苗木基地,种植丹桂、紫薇、海棠、腊梅、红枫等,直接带动了米岩、田湾、黄泥等村数千名群众增收致富。

廖秀兰:

梦的力量让人生更坚强

40岁的廖秀兰是宣汉庙安胜观村九组人,老公是江油人,2000年两人大学毕业后一同外出务工。在外打工一段时间后,廖秀兰觉得回到老家创业空间大,于是决定回乡创业。

廖秀兰开始尝试做米酒,起初磨破嘴皮推销也无人问津。但凭借着诚信和品质,廖秀兰的米酒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

由于每次做酒之后的酒糟都要倒掉,廖秀兰就想用酒糟来养猪。2011年,夫妻俩筹资修建了100余平方米的圈舍,购回几十头小猪。

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猪养到100多斤时发生了疫情。廖秀兰四处求医,最终寻得良医让猪场起死回生。然而祸不单行,夫妻俩在一次粉碎饲料时,双双将手碾伤,廖秀兰丈夫左手四个手指肌腱粉碎性断裂。两人同时住进了医院,猪场不得不停办,共花去10多万元治疗费。债主常常上门要钱,廖秀兰感觉被逼到了绝境。不等手伤完全治好,夫妻俩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又返回养殖场,倔强地继续着创业之路。

在夫妻俩的苦心经营下,养殖场重现生机。廖秀兰认识到养殖要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便大胆规划,筹积资金修建了15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挂牌成立了“良诚生猪养殖场”。目前有能繁母猪46头,后备母猪36头,已出栏肉猪200余头。

新闻推荐

产业助力 土家人敲开“致富门”

土家族农民艺术队合影。编者按在2016年春节来临前夕,本报记者深入四川省各地的贫困村,走田间、访农家,记录贫困地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举措和成效,感受当地干群发挥...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