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发展养老服务业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我国正逐渐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银发社会”悄然而至,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万源市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居家养老体系日趋完善,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初具规模,日间照料中心遍及乡村;机构养老提档升级,老旧敬老院改造升级,新建敬老院投入使用……一系列举措,让老人不仅实现老有所养,更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享。
居家养老体系日趋完善
2021年1月的一天,万源市石窝镇五显庙村村民张能爵家屋外飘着大雪,屋内却温暖如春,93岁高龄的他坐在床上,笑呵呵地看着给自己洗脚的上门服务人员刘元康。“大爷,水冷不冷?要不要再加点热水给您泡一下?晚上睡觉舒服点。”边为老人洗脚,刘元康边笑呵呵地和老人聊着家长里短。洗完脚后,刘元康又仔细为老人修剪指甲,并做了血糖、血压等身体检查,然后帮老人整理床铺,收拾屋子,像对待自家老人一样忙里忙外,给老人带去了冬日的一份温暖。
93岁的张能爵没有子女,家庭条件较困难,年事已高的他行动不便,是万源市“五助”服务对象之一。
今年1月,万源市心连心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对万源市80岁以上高龄、贫困、残疾及“三无”老人进行了一次居家养老服务,其内容包括“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餐”等“五助”服务,服务覆盖8个乡镇共160余人次。冒着风雪,志愿者把爱心带给了需要帮助的群体,温暖了老人们孤独的心。
万源市民政局福利慈善股工作人员杨东建告诉记者,“五助”服务对象遍及万源市各村镇。“五助”服务人员跋山涉水前往各村镇,或集中进行服务,或到服务对象家中帮他们理发、剪指甲、洗澡,做家务、做饭等,服务方式多样。在招投标确定服务公司的同时,万源市还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每次服务必须得到当地镇政府认可,民政、财政等部门也会派工作人员进行抽查,确保服务工作落实。
近年来,万源市有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招投标向专业机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累计为81780名城乡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和城乡低收入家庭中80周岁以上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五助”(助餐、助洁、助急、助医、助浴)上门服务,老人除消费开支外无需支付任何服务费用,确保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
日间照料中心遍及乡村
3月7日上午11点,记者一行冒着小雨来到白沙镇敬老院看到,活动室内气氛热烈,10余名老人或打扑克,或摆龙门阵。“再耍一会儿就该吃饭了,不晓得今天有啥子好吃的。”说起在敬老院内的生活,老人们非常满意。“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好,每天也有很多活动,和同龄人在一起健身娱乐,我在这里过得挺开心。”78岁的刘仕文老人是一名五保户,2009年就住进了敬老院,亲眼看着敬老院变得一天比一天好,“生活变好了,住宿条件变好了,连护工的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活动室旁的日间照料室里,护理人员邓清芳正在整理床铺。“平时护理工作主要是为老人们换洗衣物、整理床铺等。”有10余年工作经验的邓清芳说。记者观察发现,在日间照料室内,设有4张床,枕头、被子一应俱全,墙上挂着日间照料室《工作人员职责》以及《老人守则》。
敬老院负责人田龙敏告诉记者,日间照料室已投用多年,床铺、桌椅等硬件设施齐备,他们会定期到白沙各村及社区进行宣传,平时一些年轻人白天忙于工作,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就会将老人送到敬老院,和院内老人同吃同耍,到了晚间再接回去。
据了解,近年来,万源市将村(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作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重点项目之一,依托乡镇及村、社区组织阵地,由政府出资新建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6个,新建农村幸福院63个,配备109名专职服务人员及数名兼职服务人员,提供日托床位436张,基本满足全市43%的村(社区)养老对象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日间照料、互助养老等养老服务需求。
软硬件建设提档升级
来到地处太平镇快活坪村的万源市驮山康养服务中心,环境安静清幽,综合大楼以及住宿楼外绿草如茵。
进入住宿楼,房间里采光良好,床铺干净整洁。房间内有电视、空调,双人间套房内,还配备有电饭煲及电冰箱。卫生间里24小时热水不断,马桶边的墙上安装有扶手,方便老人如厕。
在棋牌活动室,记者看到,10余名老人围着桌子打扑克,热战正酣。除此之外,院内还设有书画室、音乐室及放映室,在室外设有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健身场所,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
该中心负责人张兴斌介绍,万源市驮山康养服务中心是集养老、休闲、医疗健身、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秉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宗旨,为老人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目前450张床位已投入使用。中心会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为老人们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还会定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给老人们带去生理及心理全方位的照顾。
据了解,近年来,万源市不断完善特困供养硬件设施,新建成了万源市中心敬老院、万源市儿童福利院、旧院敬老院,并对全市10个乡镇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目前,万源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68个,其中农村敬老院16个、市级社会福利中心1个、民办养老机构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6个。共有床位264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18张。特困老人的生活供养标准大幅度提高,全市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每人每年6000元和48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年9360元和6240元。
同时,万源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围绕“敬老院改造、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和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三大达标提升工程,大力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社会对养老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打造康养养老新名片
近年来,万源市不断提高老龄优待政策,认真做好全市老龄事业工作。从2019年1月1日起,万源市户籍老年人高龄津贴标准调整为:80至89周岁老年人由每人每月2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0元,90至99周岁老年人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00元。
从2019年起,万源市建立百岁老人“一匾两金”制度,为年满10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赠送1块长寿牌匾,每年10月,为全市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下简称“百岁老人”)每人每年发放2000元敬老金和2000元家庭奖励金。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方式。各乡镇敬老院通过与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签订医疗合约,保障特困对象常见病症能够就近快速进行诊治。同时,通过评估,签订了三家具有医疗资质的大中型医院,为全市特困供养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通过安排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将万源市中心敬老院综合楼底楼(面积1058.8平方米)作为市精神病医院的医养结合科,主要为中心敬老院老人和儿童福利院儿童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保健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
努力打造康养养老新名片。万源市立足“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和“达州北向开放‘桥头堡’”两大发展定位,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率先在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潭河建成拥有500张养老床位的龙潭河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陆续接纳川陕渝等地的老年游客、离退休职工共计5万余人次。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岸)近日,万源市梦源巴山实业有限公司在通川区魏兴镇熊家坝村的巴山硒李种植园里,李花绽放,格外...
万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万源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