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参战老兵王龙胜: 金城战役独自坚守仓库8天7夜

达州日报 2020-11-06 09:40 大字

王龙胜老人讲述战争故事

金秋时节,现居住在万源市古东关街道广龙首座电梯楼的王龙胜神采奕奕地坐在电视旁边听新闻。尽管已有91岁的高龄,但参加过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王龙胜身体仍十分硬朗。看到记者一行前来探望,老人乐呵呵地跟大家回忆和讲述了当年的参军经历和退伍后的历程。

战火纷飞

独自坚守仓库8天7夜

见到记者一行,王龙胜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几张老照片和纪念章。这些年,他一直叮嘱儿女要小心保存。王龙胜告诉记者:“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些老物件就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让我想起从前的时光。”

时光荏苒,记忆永存。1947年7月,王龙胜参加革命工作,在西北野战军三纵队二旅五团一连、三连等,历任司号员、副班长、班长、文化教员。1950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2年5月,王龙胜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王龙胜先后参加过解放榆林、宜川、洛川、合阳、白水、泾阳、扶风、眉县、兰州的战斗,以及朝鲜金城反击战役等,曾负伤三次。许多战斗场景,王龙胜至今记忆犹新:“和平的幸福生活,都是战士们流血换来的,一定要加倍珍惜。”提起战争,王龙胜不由得回忆起在自己身边牺牲的战友,久久不能自拔。

王龙胜参加金城战役时,负责守卫后勤物资仓库,协助保障前线部队的供应。敌军的空袭说来便来,几个同他一起守卫仓库的战友不幸壮烈牺牲。他没有退缩,独自坚守仓库8天7夜,直到战友来换岗……“有很多战士在牺牲的那一刻还保持着手握钢枪的姿势。敌机接连轰炸,大量炮弹落到仓库边,战士们被震得鼻孔穿血,我也负了伤。”王龙胜回忆守卫仓库的情形感叹不已。

“记得当时非常艰难,吃的是黄豆玉米磨成的面,有时还饿肚子,但我们一直不退缩,最后换来了胜利。”说到动情处,王龙胜老泪纵横。“虽然我在金城战役中立了三等功,但我从来不觉得我是英雄,只有那些长眠在战场上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我要替牺牲的战友们好好地看看新中国,看看如今的祖国已是何等辉煌。”

再唱战歌

炮火之声如在耳畔

“马达嗡嗡响,车轮哗哗转……是谁开车到朝鲜?英雄志愿上前线……”1952年,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时,王龙胜唱得最多的莫过于这首《英雄的汽车司机员》,他当时的工作便是随汽车司机们一起运送物资到前线。再次唱起这首歌,王龙胜的精气神一下子提振了许多,仿佛又回到22岁的风华岁月,不惧危险,英勇向前。

“中朝人民力量大,打垮了美国兵呀。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帝国主义害了怕呀……”唱起《全世界人民团结紧》,王龙胜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打胜仗时那份独有的自豪与喜悦。

随后,王龙胜又陆续唱了《抗美援朝进行曲》《歌唱白云山》《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祖国江山铁打成》《黄继光之歌》《在和平的大道上》等10多首歌曲。

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王龙胜不仅曲调唱得准,歌词也记得十分精准。他演唱《金日成将军之歌》时,一字无误地一口气唱完了完整版的三段内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最后,王龙胜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位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目光如炬,身姿挺拔坚毅,饱含深情的歌声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仿佛将我们带回了朝鲜战场,炮火之声如在耳畔。

手抄文献300万余字

曾被邓小平纪念馆收藏

1955年,王龙胜从部队转业,先后在万源市十一铁厂、万新铁厂、五金公司、公路运输管理所任出纳、会计、业务股长,在另一条战线上为祖国繁荣强盛奉献光和热。

1990年4月离休后,王龙胜在左手颤抖的情况下,用十年时间手抄新中国领导人的历史文献。他手抄的《邓小平文选》(共六卷,135万余字),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时捐献给了邓小平纪念馆,被该馆收藏,还曾“亮相”大型纪录片“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被四川电视台、广安电视台、万源电视台及多家报刊报道。后来,王龙胜又抄写了《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52.5万余字)、《江泽民文选》(125万余字)和《胡锦涛单行本汇集》(52万余字)。2008年过后,王龙胜将时间用于读书写诗,先后写了《国魂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胜利六十周年祭》等多篇诗词,分别被载入《热血铸军魂》《达州老年》《万源党建》等书刊。

如今,王龙胜仍然坚持每天看党报、听新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不忘初心。这位老兵的精神,犹如一道巍峨山脉,千里绵延;似一座丰碑,在人们心中永久矗立。

□李国华 特约记者 马发海 文/图

新闻推荐

人民法院公告

四川法治报2020年10月21日发布公告查询网址:(www.scfzbs.com)杨春利:本院受理的(2020)川1781民初1443号原告贾开兰与杨春利...

万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万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