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暖巴山 达州市千名纪检监察干部 走进群众“心窝子”
巴山南麓的达州,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这里既是“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为了将新时代党的政策和党纪法规知识有效传达到基层群众,无论是在乡村蜿蜒的山路上、田坎间、院坝里,还是在社区简陋的小院里,都行走着一支意志坚定的队伍,千名来自达州各个城乡的纪检监察干部走村入户,用脚步丈量大山。
访民意、听民声、察实情、解实难……从初夏到深秋,他们硬是将巍巍大山敲开了一道口子,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群众送去了一股暖人清风。
守初心
用脚步丈量大山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如何把新时代党的政策及党纪法规知识有效地送达到千家万户?如何切实解决群众所求所需?带着这样的初心,2019年6月,达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掀起“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的活动热潮,结合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事,将“办公室”搬到农家和院坝,把群众反映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干部在认识、态度、情感、作风、工作上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知民情,方能解民忧。在产业种植基地、在困难群众家里,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纪检监察干部们忙碌的身影。“纪检干部每次来村里都是认真在帮我们解决问题,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我们特别高兴!”乡亲们不约而同地翘起了大拇指。
“大爷,我们是市里的纪检干部,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有啥子困难尽管说,莫紧张……”
“我屋后面半堵墙被雨水冲垮了,水漏进屋里,但我没得劳力,能不能……能不能帮我修一哈?”
提出诉求的是72岁的常付生,他是万源市旧院镇张家坪村的五保户,见到前来走访调研的纪检干部有些局促,但经过一番耐心地询问,老人最终小声地吐露了心声。
了解情况后的纪检组将常付生的诉求认真记录备案,并及时反馈给该村党支部书记,用最快时间申请下来资金,为老人在山间建起了一座新房子。住进新房那天,常付生浑浊的眼角渗出了泪水,他感慨:“党的政策好啊,多亏你们我才能搬进新房,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往山里越扎越深,离群众越来越近。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万源市纪委监委在达州市纪委监委的牵头领导下,创新开展“清风直通车”活动,抽调48名纪检监察干部耗时半年深入基层一线,顶着烈日与严寒,走遍411个乡村,实现万源市乡镇全覆盖,一步步走进了群众的“心窝子”。
这些触动人心的场景,只是达州市“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活动中的一个缩影。不管山高谷深,不管路远坡陡,汽车、摩托、三轮、双脚都可以成为达州市纪检干部们的交通“利器”,一支笔、一个本,一张嘴,就是他们宣讲党的政策法规的“法宝”。
“群众住在哪里,纪检干部就走到哪里。”这是达州市纪委监委对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
担使命
不走过场办实事
让群众听到党的声音
为认真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事,达州市纪委监委要求对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及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给出解决时限和具体方案,走访人全程跟踪督办,对调查处理情况,通过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院坝会等方式向群众反馈。
如何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达州市纪委监委明确规定,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年要走访2个村(社区)、进村入户时间累计10天以上、走访群众10户以上,要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发现的问题“一包到底”,能及时解决的现场办理,无法立即解决的限期办结。此外,明确走访纪律,要求不得提前打招呼,不准乡、村干部陪同走访,走访中做到见人、见事、见项目、见账目,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摆花架子”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万源市茶垭村村民田正康此前因家门口的垃圾池两年未清理而臭气熏天的问题“火药味”十足,后来在前来调研的达州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帮助协调下,仅用一天时间便解决了问题,化解了矛盾。这让他喜笑颜开:“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走访组的同志没‘摆花架子’,是实实在在来帮我们解决困难的。”
对于群众态度的转变,纪检监察干部罗欢都看在眼里,长达数月的基层走访让她感触颇深。“最初可能村民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他们心中有怨气,话语‘带刺’。如今我们回访,见面时已经能像亲友般拉家常。”罗欢说,真正帮群众办了实事,他们都记在心里,甚至有些老乡还会主动在逢年过节时打来电话问候。得到群众真心的拥护,给达州市众多深入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带来无限动力。
“脚底板下泥土有多厚,和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要通过下深水摸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不断改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熊隆东表示。截至目前,全市1971名纪检监察干部先后深入2250个村(社区),走访群众31905户,摸排问题线索1096件,收集解决群众诉求(含院坝集中街坊会收集情况)3964件,开展廉政宣讲1555场,整治政治生态重点村231个,真正实现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本报记者 张海涵
新闻推荐
离开鹰背乡初中,整整20年了。1998年8月,21岁的我刚刚大学毕业,就被组织上分配到万源市最偏远贫穷的鹰背乡初中任教。说实话,...
万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万源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