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坚守 万源市蜂桶乡让水坝村小教师熊世凯的故事
在万源市最高寒边远的蜂桶乡让水坝村小教室里,一位皮肤黢黑、戴着眼镜的教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板书当天的语文课题——《生命生命》。
他就是让水坝村校教师熊世凯,今年36岁,在这里已整整坚守了14个年头。
自己动手
将破败的校园变成了花园
2005年9月,熊世凯翻山越岭,第一次走进蜂桶乡让水坝村校,展现在眼前的是坑洼不平的操场和破烂不堪的房屋,让他颇感震惊和失望。
这里经常停电,手机也没有一点信号,吃水还要到一公里外的石坝上去挑。既来之则安之,熊世凯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上课期间,他尽职尽责潜心育人;课余时间,他背上背篓从山上运回砂石平填操场。数年时间,经过他亲手修补,教室不再漏雨,门窗不再进风,院墙不再破烂,校门外也栽种上了他从山上挖回来的花草树木,让水坝村校变得格外漂亮,返村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
因自然条件艰苦,其他老师相继离开。差教师上课咋办?熊世凯牙一咬,凛然承担起三级复式、两级复式教学任务。他还打电话将在江苏打工的妻子张秋红叫回来代课,共同维护这所村小的存在。
自己买车
为学生运输营养餐材料
因为距家太远,交通不方便,又没有专门载客的车,熊世凯学会了骑摩托车上班。此后,一身雨衣雨裤、一双雨靴就成了他的标配,摔跟斗更是成了家常便饭。至今,熊世凯的膝盖上还留下不少的伤疤。
这些年来,熊世凯一共骑坏了五辆摩托车。
2014年开始实施学生营养餐,熊世凯考了驾驶证,咬着牙买了一辆面包车。为了给学生运输营养餐食材,每个星期天下午,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到他拉着蔬菜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2015年12月一个星期天下午,熊世凯和同事周雪拉着蔬菜去学校,走到一个叫深洞沟的地方,由于冰雪太厚,车子侧翻在了悬崖边,周雪被吓哭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后,紧急组织人连夜把车拖了起来,深夜十一点多,熊世凯继续驾车开往村小。
心怀大爱
他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每年冬天,看着孩子们长满冻疮的小手和冻得通红的小脸,熊世凯心里异常难受,,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团体,为孩子们争取到棉鞋、围巾、手套和护肤品。达州“点滴微公益”、达竹煤电集团、深圳珠格电子公司等多家社会团体为学生捐衣物、书包,解决了孩子们过冬难的问题。他还联系到爱心人士,对班上困难学生进行长期资助。
“如果没有熊老师的帮助,我女儿也许早就离我们而去了!”家长刘继春感激涕零地说道。2015年冬天,该校二年级学生刘国翠突发咯血、便血及剧烈腹痛,送华西医院医治无果而返,家徒四壁的刘继春债台高筑、万念俱灰。熊老师得知这一情况马上发动募捐,为刘国翠捐款四万多元并再次送医,成功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情系教育
扎根村小无怨无悔
父母身体不好,年事已高,他没能很好尽到儿女孝道;妻子两次生孩子他都坚守在教育岗位上没请假,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这是他最为愧疚的事情。
这些年,村小老师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当有人问他打算什么时候调走时,他淡然一笑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他在这里付出了青春和感情,不想挪动了。
14年芳华正茂,14载风霜雪雨。熊世凯在让水坝村小坚守了整整14个年头,逝去的青春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深痕,增添几许白发。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之情,热爱普通而又平凡的教学岗位,他把人生的坐标格在为教育坚守,他期望能有更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廖晓峰肖勇·
新闻推荐
当公民遇见相应利益诉求时,一定要寻求合理合法的途径来表达,千万不可采取暴力不法手段,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
万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源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