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撑起“大岭包” 脱贫鼓起“大钱包” 万源市固军乡大岭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家国的扶贫故事

达州日报 2018-10-15 09:46 大字

走进万源市固军乡大岭包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新农村画卷,蜿蜒盘旋的村组水泥路纵横交错,清澈甘甜的自来水进村入户,整洁洋气的民居楼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中蜂养殖基地传来阵阵“田园蜜语”……

说起大岭包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无不对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孙家国赞叹不已。

肩扛背包摸村情

2015年9月,时任万源市水务局党组成员的孙家国,主动请缨到大岭包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临行前,单位主要领导为他加油鼓劲,寄予殷切希望。

为尽快摸清全村“家底”,他特意添置了一个大背包,背上衣服和洗漱用品等,白天奔走于山间小道,晚上借宿在村民家里,及时了解、梳理村情民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3个月,孙家国就记满了两本厚厚的笔记本,获得了大岭包村的基础数据:大岭包村距万源市城区82公里,最高海拔1208米,幅员6.6平方公里,耕地1304亩,辖5个村民小组、347户1087人,其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05人,贫困发生率达27.3%,青壮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留守村民守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种植水稻、玉米为生。

“要尽快给群众办几件像样的事!”家底摸清后,孙家国开始自我加压,自念“紧箍咒”,制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效果图”,配套建规划、作方案、请示汇报等系列工作同步跟进。

四处奔走抓基建

“一路二水三居住,脱贫攻坚现抓起!”孙家国在“党员活动日”及“村民说事会”上,向全村党员群众和盘托出他的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获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后,孙家国风风火火地奔走于固军乡党委及万源市交通局、财政局、扶贫移民局等单位之间,为大岭包村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下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现场协调土地等事宜。3年间,孙家国组织硬化村道公路8公里,硬化组道公路3.7公里,让大岭包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趁热打铁正当时。村、组道路硬化事宜完成后,孙家国又把目光迅速投向了解决村民饮水这个问题上。借着万源市水务局这个“娘家”的资源优势,孙家国组织大岭包村群众新建集中供水点6处,铺设管网1.2万米,整治山坪塘1口,维修渠道1700米,闲置十多年的山坪塘和堰渠重新投入使用,全村700多人的安全饮用水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在有生之年,我还能看到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喝上自来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哦!”谈及村里发生的变化,70多岁的村民陈太青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为给全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孙家国又打出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改善、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钩四套“组合拳”,新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处,安置贫困户21户60人,分散安居56户172人;实施土地增减挂钩140户,改造危房82户,改善人居环境105户。

顺应民意兴产业

“党建撑起‘大岭包’,脱贫鼓起‘大钱包’。”这是孙家国提出的大岭包村脱贫攻坚总体思路。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孙家国根据多数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议并成立大岭包“田园蜜语”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52户入社,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全村发展中蜂500群,形成以中蜂养殖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格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孙家国走到哪里,就把扶贫政策宣讲到哪里,把适用技术推广到哪里。同时,他还把农民夜校“搬到”田间地头,使大岭包成为万源市第一个开办“移动课堂”的村。

与此同时,孙家国还组织村支两委根据大岭包村的地形地貌,尊重当地村民耕作习惯,以组为单元,规划出林下养殖旧院黑鸡、高山核桃、中药材三大生态产业保护区;引导返乡村民杨成刚流转土地,集中发展白芨、黄栀子等中药材200亩,连片栽植高山核桃200亩,带动40余户贫困群众创业增收。

□高继兵 本报记者 江吉

新闻推荐

确保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郭亨孝国庆假日到万源调研指导脱贫攻坚

本报讯10月1日至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利用国庆假日,深入对口联系的万源市大沙镇青山村,以及城区部分学校,调研指导脱贫...

万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源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