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扎实开展城市社区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 ——社区帮村帮出脱贫攻坚新气象
[摘要]——社区帮村帮出脱贫攻坚新气象
“帮一帮,扶一扶,背个包包来农户。风吹日晒不怕苦,带来脱贫新门路……”今年以来,万源市实行城市社区与贫困村结对帮扶,一首民谣在贫困村中“火”了起来。
该市推行城市社区与贫困村“1+1”、社区干部与贫困户“1+2”的“双结对”模式,着力在组织联建、产业联促、人才联育、活动联办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人才队伍、村集体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有力助推脱贫“摘帽”。
按需“结对”
搭好帮扶平台
今年的2月8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党员活动日”,太平镇银铁社区党支部党员与太平镇坪长村党支部党员通过视频方式,共同学习、共话感悟,实现组织活动“一线牵”。“一听一看一比,才知道差距在哪里。”坪长村党支部书记袁际刚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坪长村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差、干部年龄老化等薄弱环节,银铁社区有的放矢,为该村送去了电脑、电视等硬件设施和“党建清单”“技术课件”“便民手册”等软件资料,并派驻专职联络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万源市根据贫困村基本现状和发展需求,统筹城市社区优势,按照地域相邻原则,结成城乡帮扶对子45个,为贫困村排忧解难。同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行社区党员进农村、农村党员进社区“双进”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开展“1+1”联学110余场次、“晒评议”党课85场次,集体过政治生日249场次。
“结成帮扶对子十天都不到,社区和村上的干部就送来了3000元的‘救命钱\’。”捏着手里沉甸甸的爱心款,蜂桶乡让水坝村贫困户杨久荣老泪纵横。前不久,老杨在医院被查出患上了肺结核,唯一的儿子又在车祸中不幸身亡,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贫困家庭雪上加霜。“幸亏有社区帮助,不然这日子怎么过哟!”杨久荣感激地说。
万源在城乡结对帮扶中,根据贫困户的需求,结成“社区矫正”“爱心帮助”“产业扶持”“政策解难”等十类“帮扶对子”,帮扶干部每半个月同贫困户拉一次家常、做一顿饭菜、搞一次卫生、理一次家务、办一件好事。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贫困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674件。
聚焦“靶心”
助推长远发展
“斑竹溪缺水的历史结束了!”“吃水不忘秦川情!”……近日,太平镇斑竹溪村刚通上的自来水成了全村村民的“热门话题”。
太平镇秦川社区围绕联系帮扶贫困村——斑竹溪村最迫切的需求,投入资金5万元,帮助该村修建集中供水池1个,铺设饮水主管道400余米,解决了该村72户211人的饮水难题。
无独有偶,太平镇新华社区针对联系帮扶贫困村——太平镇洪岭寺村地多人少、光照充足、气候独特等区位优势,采取社区自掏腰包购苗、村委规划栽植、群众管理收入归己的方式,帮助该村发展雷竹种植100余亩,预计明年全村户均可增收900元,为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市推进城市社区与贫困村结对以来,城市社区聚焦出行、饮水、上学、就医、住居、产业等脱贫攻坚“靶心”,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挖掘致富“金点子”18个,硬化村组道路3.8公里、连户路4.9公里,新建饮水工程7处,协助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7个。
激活“内力”
劲吹文明新风
“这么多的致富路子,我还等啥子。马书记,我要喂鸡仔!”近日,太平镇古马儿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华元讲完以“城市理念促进农村发展”为主题的党课后,太平镇快活坪村贫困户邱锡碧激动的说。
今年3月,古马儿社区与结对帮扶村快活坪村党支部联合开展“1+1”联学活动,探索出“社区供鸡苗——贫困户养殖——市场价回购”新模式,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贫困户的致富内生动力。
据了解,万源市出台“精神脱贫”实施意见,以“农民夜校”为载体,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解、上门助学等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及生产技能、创业谋划等培训158场次,举办“文化惠民行动”“群娱群乐行动”等活动346场次,帮助贫困村建立“农家书屋”45家,安装“广播村村响”45套、“电视户户通”800余户,有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贫困群众“精神文化脱贫”。
□严稳 本报记者 罗丹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前,党务、村务、财务公示情况都是贴在村上的公示栏,想起来就去看一下,没有看到也就算了。如今有了这个电视平台,随时都可以把村务公示情况调出来看,也不用担心过时看不到了。”太平镇牛卯坪...
万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万源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