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家菜出口荷兰卖了1100万欧元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6-15 04:08 大字

万源“树花菜”签下四川林产外贸最大单笔订单

□本报记者 王成栋

“车皮定好了吗?发车时间不会变吧?”6月6日,拿到检验检疫许可后,万源市四川花萼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庞玉芬就赶赴成都,一路上抑制不住兴奋。这个月底,第一批价值约100万欧元的珍珠花菜香辣酱将在成都起运,目的地是荷兰。

根据已达成的协议,花萼公司将向荷兰出口珍珠花菜及制品,总价值高达1100万欧元。省林业厅确认,这是近年四川林产品外贸最大单笔订单。

农家菜逆袭成了出口高档货

珍珠花菜,民间称之为“树花菜”,是一种稀有木本油料树种,树叶、花可食用,果子可榨油。万源种植、食用珍珠花菜已上千年,传统吃法是将叶、花炝炒或者凉拌,就跟一般的菜差不多。

现在,土得很的农家菜成了出口高档货。

“种上摇钱树,可当万元户。”万源市溪口乡双龙庙村村民孟超贤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说的正是珍珠花菜树,他种了五亩。

打开欧洲市场,珍珠花菜的“摇钱树”名号更加坐实了。眼下,叶子、花的收购价都已达到20元/斤。每年3月-5月是采摘期,每株三年生以上的树可采收嫩叶及花约3斤,每亩种植密度在100株以上,即年产值在6000元以上。万源市已建成珍珠花菜种植基地4万多亩。

“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要种一点,基本是自己吃。”万源市林业园林局造林股副股长王奇说,以前,在当地人眼中,珍珠花菜就跟折耳根差不多,谁也没往规模化、产业化方面想。

真正发展成产业,是最近五年的事。“说实话,我们也挺意外的。”万源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冉启军说,珍珠花菜让当地三万多贫困人口受益。去年全市1.5万余种植户,户均从珍珠花菜获得收入超过5000元。

投入期长见效慢

企业一度撑不下去

2007年,花萼公司成立。第二年,从农户手中流转6000亩土地种植珍珠花菜,并与部分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过两亿元。去年5月,总投资1.4亿元的香辣酱、珍珠花菜油生产线正式投产。

花萼公司一开始就被万源市林业园林局确定为龙头企业,以便带头示范。但在2010年之前,庞玉芬却看不到希望,最困难的时候都觉得“挺不下去了”。原因是,珍珠花菜每亩种植投入需要上千元,到收获期需要三年。这么长的生产周期,无论是农户还是企业,都很难等得起。庞玉芬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年租金700元,算上人工等支出,6000亩地一年开支600万元以上。

怎么办?

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在树林中套种短期内能够见到收益的作物,比如土豆。土豆的种植、生长和收获周期正好与珍珠花菜错开,土豆10月底前后种下,第二年3月前采收,而珍珠花菜的采收期、挂果期均在3月-8月间。

从2010年起,珍珠花菜种植密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在林业部门的见证下,农户与花萼公司签订土豆收购合同,规定收购价不得低于当年的市场价。套种的土豆,每亩年产量2000斤左右,年均产值超过1400元。

政府也及时出手。冉启军介绍,从2010年起,万源市出台扶持政策:珍珠花菜产业基地验收合格后,每亩可获得300元的财政奖励。这让庞玉芬解了燃眉之急。

全程标准化管理

深加工后价值倍增

6月6日,万源八台镇花萼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抢修机器。即将出口到欧洲的珍珠花菜香辣酱就是在这里生产的。技术人员介绍,生产线每年可生产3000吨香辣酱和50吨木本油。技术参数完全按照欧盟食品标准设定。

做深加工,太划算了。庞玉芬说,先前也只是把珍珠花菜当青菜卖,但发现不利于保存。加工做成香辣酱,每斤珍珠花菜叶子就值80元以上,果子榨出的油售价超过330元/斤。生产线投入使用一年来,企业的利润翻了一番。

万源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8%,种珍珠花菜的乡镇还要高。土壤中硒含量也远高于其他地区。在王奇看来,生态和土壤只是宜种的前置条件,发展深加工、种植全程的标准化管理,更关键。在省林科院的帮助下,万源制定了珍珠花菜种植技术规程,规定了苗木栽插、田间管理细节等,“连不同月份的嫩叶采收多少为宜都有。”

这个标准执行得有多严?2011年起,种植基地没有用过一瓶农药。连附近村里的厕所都做了无害化处理,防止寄生虫和疾病传播。

采收环节,每筐叶子都要标注好地块、采收时间、采收者和种植者,才能进入验收程序;运往厂区后,还要经过第二道验收。“哪怕是一片叶子出了问题,我们都可以倒排追查。”庞玉芬说,她和农户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只准施用农家肥,农药、化肥均不得使用。若农户违规,企业可单方面终止收购协议。

通过第二道验收的叶子和花,被分别标注不同的品级,最高收购价可达32元/斤,最低的只有20元/斤。

新闻推荐

达州着力抓好“达商回引”工程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总部回迁

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总部回迁

万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万源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