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视 没有网络 20年如一日 走近大山深处的养路人
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只有一群不声不响、持帚拿锹的养路人。他们二十年如一日,用辛勤的汗水保持着道路的畅通,为过往车辆提供周到的服务,成为这青山秀水中的一道橘黄色风景线。近日,记者走进万源市养路二段喻家坝养护站,近距离感受养路工人的艰辛工作和清苦生活。
二十年如一日 单调的养路生活
8月13日清晨6点半钟,天色微亮。大山深处的万源市养路二段喻家坝养护站,46岁的站长王良魁和他48岁的“老伙计”杜明政早早起了床,两人草草煮了点面条,提上水壶,穿上桔红色的工作服,扛上铁撬走出养护站,开始了一天的路巡。
王良魁和杜明政负责的是万源坪(溪)竹(峪)公路喻家坝路段。一路上,他俩忙着清除路面上的尘土、石块,疏通路边的水沟和路下的涵洞。“这几天下大雨,道路两边积的尘土、杂草多,水沟、涵洞一旦被堵,再下大雨就容易把路面冲垮。”王良魁一边用铁铲清除公路两边的杂草,一边对记者说。
11点半,两人才把11公里的路段巡查完,把沿线路障清除干净。
中午12点,王良魁和杜明政回到了养护站,洗去脸上的尘土,两个大男人开始“做午饭”,一盘大葱片和土豆就是一天的菜,他俩就着昨晚的剩饭凑合着吃了一顿。而王良魁的另两个“伙计”则负责另外10公里的养护。二十年如一日,王良魁和他的四个“伙计”,这就样天天重复着单调的养路生活。
白天以路为伍
夜晚以星为伴
“因为辛苦,所以选择,路好了,村民出行方便。”就着吃饭间隙,记者同王良魁聊起了他24年养路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王良魁生于1968年,是养路工人世家,在他小时的印象中,父亲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1990年7月,王良魁子从父业进了养路队,成了一名大山深处的养路工人,白天以路为伍,夜晚以星为伴。
喻家坝养护站担负着万源坪竹公路喻家坝路段总长21公里的管护任务,该路段是达州市出了名的弯多路陡公路。以王良魁为首的5名养路工人常年驻守这大山深处。2010年,王良魁到永宁乡喻家坝养护站任站长。
上任不久,万源就发生百年不遇的“7·17”洪灾。境内不少桥梁公路被冲垮。王良魁和工友们在最短时间内,做好了隐患地段的安全标志,并积极配合单位和当地政府的交通恢复工作。随后的一个多月,王良魁和工友们用十字镐、铁锹、手推车夜以继日地战斗在道路整修的最前沿,直到道路恢复畅通。
今年4月下午,正在回家途中的王良魁突然接到电话,原来喻家坝梅垭口路段发生大面积塌方。王良魁立马调转车头赶往梅垭口,当他赶到时已是晚上8点,两边的车队排起了长龙。王良魁和杜明政立即疏通道路上的泥石,看着两人辛苦工作,司机们也纷纷帮忙。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100余方的泥土和石头被清理干净,道路恢复了昔日的畅通。直到最后一辆车离开梅垭口,王良魁和杜明政才收拾好工具返回养护站,当疲惫的王良魁赶回长坝老家时,已是第二天凌晨1点。
常年守护公路
家人毫无怨言
“对家庭的照顾太少了,有愧于我的爱人。”谈起家庭和父母子女,王良魁告诉记者,自己长年在公路上,没有时间帮家里做半点家务,照看老人管教孩子,家里的农活几乎全是妻子钟平仁一人承担。20多年来,妻子从来没有生过怨言,默默地支持着王良魁的工作。细心孝敬着父亲,照看着小孩子,心里还时常挂念着在养护站里王良魁的身体。“前几天刚下了大雨,喻家坝路段几处路面又发生滚石,我们几个‘伙计\’又去排险,晚上她打来电话‘检查\’洗了热水脚没?她知道我有风湿病。”王良魁说到妻子对他的关心时,声音有些哽咽。
“我有这样的好妻子而幸福,他支持我的工作。”王良魁告诉记者,他的家人说过,把道路养护好,让所有人出行都平平安安,这是我们全家的最大心愿!
(王坚 本报记者 谢建荣)
接连的暴雨让水沟积满了杂草
新闻推荐
6岁被拐河北沧洲 13年后,他凭记忆找到万源老家 ■在母亲眼皮下被拐走 ■父亲寻儿遇车祸身亡 ■好人接力帮忙终圆梦
■在母亲眼皮下被拐走 ■父亲寻儿遇车祸身亡 ■好人接力帮忙终圆梦
万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源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