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民间武术初探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发祥最早的民族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武术是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祛病强身、防身自卫、制止侵袭、消停战斗的技术。中国武术与京剧、书法、医学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
上古时期达州境内是一片原始森林,禽兽多而人少,环境险恶。土著先民为求生存,运用拳、脚、跑、跳等本能活动,达到“兽处群居,以力相征”来获取食物。“搏”与“击”的运用,及后来生产工具和自卫武器的制作,属武术起源的基础。
土著先民和川东一带的巴人,属巴子国,统称巴人。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巴人助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善于弩射,刚勇好舞”,成为巴人一大特征。特别是先民的“巴渝舞”,多含军事攻防动作,对境内武术发展影响较大。
《华阳国志》记载:“巴西宕渠人好武,善使铁棍”“能作白竹大弩”。三国时期,宕渠习武之人王平追随刘备,屡建战功。西晋时期,宕渠人李特、李雄父子武艺精湛,领导流民起义,在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唐代中叶起,文武分途,武术纳入教育和考试制度,广传民间。明、清时期,境内民间练武之风日盛,有人请拳师来家传授子弟习武。达城有练武场所遗迹:清嘉庆年间,清王朝的兵营驻扎在城西校场坝练武,后因军需民用房屋增多而成为街(西胜街)。东门外春牛井(达高中)建校场,是学政考试、武童骑射、演武地方。箭亭子街原是习武射箭之地。清嘉庆元年(1796年),达县不少武术高手,参与了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民国初年,习武开禁,盛行拳技。 地方团练武装亦习武术。在“五四”运动文化思想影响下,武林界提出“以武救国”。民国五年(1916年),靖国军王维舟任绥定府警备司令,鼓励民间练武,并将北门大锣坝平为操场,作习武练兵之地。
民国十二年(1923年),北洋政府任刘存厚为川陕边防督办,占据达县,聘武林高手任师、团主任教官,训练官兵,并常与地方拳师交友较技。同时,各县先后建立国术馆。张多福(张老道)等拳师在达县城隍庙、黄龙寺和五福庙等地设棚授徒。部分场镇设分馆,各县中学亦开办国术班,聘武师传授拳术和技击。地方武林高手也常与驻军拳师切磋技艺。
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武术为“国术”。达县、宣汉和巴中等地举办武术擂台赛。民间拳师惧与军斗,不愿参赛,奖牌为驻军所得。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刘存厚在北门大操场举行部队武术观摩会,师、团主任教官登台表演。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入川建立川陕苏区,动员县、区、乡农民赤卫军、少先队及群众每天到北门大操场练武,并组织拳师到学校教武术课。使境内武术有新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石桥镇吴正刚、达县城李秀山、武章昭等拳师在达县城隍庙、黄龙寺等地设武棚,习武人甚多。
新中国成立前,武术比赛均以摆擂台形式进行,不分级别,不戴护具,设裁判1人,在四方高台中进行搏击、摔跤和剑击等项目。由擂主或选高手坐庄,自由参加,下台、倒台、出血为输。有的还订立“打死不负法律责任”的生死合同。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纳入民族体育项目,国家体委领发武术训练大纲和《武术竞赛规则》,取缔生死合同。武术竞赛分成人和少年儿童组,在铺有地毯的场地进行,由数名裁判员评分。
1953年,达县成立民族体育研究会,研究和交流武术。同年7月,达高中教师高腾升代表四川省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拳击比赛(西洋拳),获52公斤级第二名。
1973年,地区业余体校设武术班,两年招生一次。1975年5月,成都体育学院开门办学,在大竹、开江培训学员200余名,部分学员成为区内武术骨干。1977年5月,四川省青少年武术比赛在达县举行。
1978年,陶光明参加在自贡举行的全省武术比赛获南拳第一名。1979年,万雷参加在重庆北碚举行的四川省第四届运动会武术比赛,获传统拳术(追风拳)第一名。
因电影《少林寺》影响,1983年,兴起“武术热”,各县(市)成立武术辅导站。巴山体育场业余武术辅导站先后举办训练班,培训学员1.6万余人。渠县武术辅导站培训的李斌、邹志、熊勇三名散打队员在四川省散打擂台赛中,曾先后获得冠军。
1983年,达县地区体委成立武术普查、挖掘整理和体育文史办公室,共走访民间拳师180多人,挖掘出拳种26个,套路247个,气功6种。
1984年12月,达县地区武术协会成立,组织城区太极拳、武术、气功爱好者在滨河游园、人民公园、巴山体育场等地互教互学。
1985年7月,地区武协举办集训班,并以训代赛。达县市、达钢厂、开江县、宣汉县、O六四基地、白沙区等9个队88名队员参加训练和比赛。
1986年,达县地区承办四川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武术被列为比赛项目,地区组队参赛,获第四名。
1992年2月,四川省武术协会授予宣汉县为四川省“武术之乡”;12月,宣汉县被评选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
此后,区内武术活动以及办班办校多由社会民间举办。20世纪80年代后期,太极拳成为老人群众健身活动的主要项目。
1993年9月,达县地区武术散打擂台赛在达县地区体育馆举行。是年,达县培训的散打队员黎兵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散打比赛中获亚军,后被解放军体育学院聘为专业教师。
1996年,达县地区输送到四川省拳击队的魏有华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拳击比赛,获75公斤级冠军和此级别的“金腰带”。
新世纪后,达州市习武爱好者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无数,不一一列举。
达州武术流派(拳种):流行拳种较多,有的是本地先民创造、逐步丰富、发展、沿袭,更多是外地传入,不断改进。融汇南方刚劲短手,发劲有力,北方大开大合,蹿纵跳跃,舒展大方等特点。很少花架子,适用性强。
余门拳:主要分布于达县、宣汉和开江等地,习者甚众。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到明朝中期逐渐成为东乡县余氏家族独具风格的世袭拳术。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余门拳第八代传人余有福在东乡南坝镇下场口泡桐树(今南昆大桥头)设馆教徒。余氏世袭武功始传外姓,人称“余门拳”。余有福还精通医术,弟子众多,熊学能造诣最深。熊学能晚年回开江县授徒,其徒向平常在河边徒手击石,脚踢卵石,苦练19年,脚趾铲平,指甲全无,人称“九头狮子铁脚板”。现代余门拳弟子丁举高12岁即随叔丁宪章习武,得其真传,将“余门拳”中各套路精华融为一体,创编“马步双劈拳”“支子”和“挂印封喉”三个套路。20世纪50年代,丁举高将“余门拳”传子丁世玉和侄孙丁长福。70年代后又悉心传与曾孙丁耀庭。
字门拳:主要分布于达县、渠县等地,习拳者以船工居多。清咸丰年间,河南武师陈钰避祸入川,在渠县三汇以传授字门拳度日,达县石桥袁德学艺精深。后达县的冯兴碧、李有山、武章绍、吴正刚,渠县的孙辅臣、曾步云等承其技艺,均成为区内三十年代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四十年代,达县的冯兴碧、渠县的李德厚继续授徒,使字门拳流传至今。
洪门拳:主要分布于达县、渠县等地。民国初年,陕西汉阴县黄正堂因避祸入川至达县,在今通川区北外镇火石梁设棚,传洪门拳于王定盛、王定茂、李天树等人。
僧门拳:主要分布于通川区、达县等地。此拳为僧人所传,故称“僧门拳”。晚清年间,陕西一高僧在达县罗江口犀牛山传僧门拳于熊方采。熊得其真传,遵师命不传外人。其子熊忠才、孙熊正勋、曾孙熊孝贵均精于此拳。20世纪70年代末,熊孝贵广为传授僧门拳。
赵门拳:主要分布于通川区、达县、大竹、渠县等地。因属宋代赵姓家传而得名。民国初年,由驻境川军中一些武术教官传入区内。20世纪30年代,贵阳万云鹏来达县授徒,门徒较多,使赵门拳在区内得以发展。其中渠县的王洪练、达县的谭云臣均系赵门拳的传人。谭云臣精通接骨斗榫,后成达城名医。
八极拳:又称“八忌拳”“八技拳”。由河北沧州人吴钟始创,故称“吴氏八极”。20世纪40年代,渠县宝城人杨维龙在天津学得此拳,回乡后广为传授,至今在渠县、大竹县内流传。
八卦门:主要分布于开江县、通川区等地。八卦门通称八卦掌,属峨嵋拳派,由开江县张维林在外地学成后回乡授徒流传于区内。
太极拳:是一项古老拳种,分杨式、陈式、吴式、孙式等派。1941年,达县人蒋杰在重庆国术馆学太极拳回乡开馆授徒,使太极拳在区内广为流传。现分为竞赛套路、传统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新世纪初至今,达城太极拳竞赛套路空前发展。杨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柏代林曾任达县地区武术协会会长,散打总教练,获个人全国散打冠军,全国长拳冠军。单全忠是达州太极拳竞赛套路最先者,1985年获四川省48式太极拳冠军,1989获全国太极拳比赛金牌。
此外,达州区内还有岳门拳、少林拳、自然门、南拳、八虎拳、化门拳、螳螂拳、巴门拳、夜行刀和各类气功等。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哲安身心,下武精技强体魄。达州武术方兴未艾!
(本文主要参考依据《达州市体育志》)
新闻推荐
渠县“老赖”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成都房产被强制拍卖 还遭拘留15日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闫军)今年,渠县男子涂某突然被告知,自己在成都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被拍卖了。经了解后他才知...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