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灌青春 实干笃定前行 记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流川

达州日报 2021-05-19 10:21 大字

在实验室检测的李流川

编者按:

今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达州市科协与达州日报社联合开设以“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为主题的“达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风采展示”栏目,从即日起至5月29日,每天宣传报道一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先进事迹,致敬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献上诚挚的节日祝福!

李流川,达州渠县人,于2013年7月通过“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进入达州市疾控中心,从事健康危害因素理化检验工作。一头扎进实验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件件仪器设备,一批批食品、水质、空气等样品,一瓶瓶硫酸、硝酸等腐蚀溶液……氰化物、氟乙酰胺等剧毒物质和一份份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成了他工作中最亲密的“朋友”。

“检测用玻璃瓶子要求内表面不能有任何杂质,比家里吃饭用的碗干净几十倍,得反复用、反复洗。”李流川向记者介绍道,理化检测工作需要数据绝对真实准确,精确到毫克、甚至微克级。

第一步就是洗瓶子,最多时一天要洗200多个玻璃瓶瓶罐罐,洗衣粉泡、刷洗干净,硝酸泡、清洗干净,弯着腰一干就是大半天,这个看似简单而平常的活,常常累得李流川腰酸背疼,若遇上冬天,双手寒冷刺骨、冻得通红。李流川的每件工作服都被酸液腐蚀了好几个洞,手被酸液腐蚀掉皮更是家常便饭,大拇指、食指反复掉皮、最为严重。

2014年8月,天气炎热,室内温度近40度,食品样品消化室(不允许安装空凋)电沙浴锅满负荷加热到250多度,整个房间热得炸开了锅,可60份猪肉样品必须消化。李流川在里面硬扛了整整1天,工作结束,工作服挤出了半杯水。晚上他感觉中暑了,四肢酸软无力、头晕脑胀,输液、吃药……第二天又照常上班。

此前,李流川参与到地方病项目3600多人尿液样品的检测工作,持续检测了1个月,每天晚上洗澡好几遍,但全身仍有一股不可名状的味道;面对实验室内大量挥发性且易致畸、致癌的有毒化合物,他不畏惧、不退缩。为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常常一待就是好几天,直到检测工作结束。

2018年,李流川被派往大竹县月华镇挂职锻炼,正逢实验室开展资质认定和检测扩项的能力验证,必须在一天内出具检测结果,并形成正式报告。在时间紧、人手少、工作量大面宽的情况下,他主动申请回实验室支援,白天制定检测方案,晚上熬了整整一个通宵。

值得高兴的是,在李流川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检测结果得到了考评组一致好评,并顺利通过验收。

“流川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办公室坚持工作。”李流川的同事向记者透露道。自参加工作以来,李流川主持了1项省级科研课题,参与完成了1项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发表5篇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在达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论文评选活动中数次揽获大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发挥好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平凡岗位上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青春、热血献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达州市民身心健康贡献一份力量。”李流川坚定地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桂丹倪

新闻推荐

文庙 武庙 文昌庙 崇文 尚武 重教化(三) 繁琐的祭祀礼仪

渠县文庙当今,保存得较完整的是渠县文庙。渠县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巴渠揽胜》(达县地区外事办公室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