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创作的敲门砖
不经意地,屈指一算,与达州日报结缘30多年了。非常感谢达州日报为我打开了一条随心路,一条自由的写作之路。
记忆的闸门,应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启。记得刚上初中时,达州日报还叫通川日报,是张四版小报,每天要连载香港作家梁羽生的长篇小说《七剑下天山》。课余,我总找班主任龚昌元老师要学校的通川日报,读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冒出一个念头:要是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印字,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写作的种子于是在我心底破肚、萌芽。向龚老师借阅了上千册文艺书籍和报刊“补钙”,他还经常让我办学校的黑板报,这给我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这样,初中期间,我在一些报刊发表了小作品,还获了四川电视台的征文诗歌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一位从事新闻工作的长辈因成绩突出,考入了新华社工作。在离开渠县前夕,他点拨我说:“创作你不要吊在一棵树上,要先学写新闻,它是敲门砖,会给你的写作打开更大的窗口,使你视野更加开阔,走得更远。”于是,我一边写文学作品,一边写新闻。记得我发表在通川日报的第一篇新闻是1992年夏季,名为《渠县农广校学员成了科技当家人》,发在二版中间显眼位置。此稿报道了渠县农广校学员在农业一线,运用新科技成果,服务大农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典型经验,此稿同时还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报刊发,在农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县委报道组负责人看到稿子后,要抽调我去做新闻见习,充实全县新闻报道力量。从此,我开始了与文字一生的道路,也开始了集报、研报、用报、学报的漫长写作路。
码文字只是我的“副业”,而事实上,几乎成了“主业”。被县委报道组抽调的几年,我一直坚持渠县新闻团队“攻大报、上好稿”的新闻要求,在各级党报发表了上千件稿件,数十件获得各级奖励。那时,我们每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上稿名列全省县级报道组前茅,在通川日报年发稿和获好新闻是全地区的标高。渠县突出的成绩,得到地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率队在渠县召开了全地区新闻写作经验现场交流会,我全程会务接待,结识了各县、市的新闻同行。新闻工作是个熔炉,向组织培养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与我一道在报道组写新闻的多位朋友,由此纷纷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我沉醉与文字为伍,写新闻成了常态化,后来被渠县报聘用,参与了报纸的副刊编辑、记者工作。也因为写新闻、编简报,成了县政协等的特约信息员。
现在想来,自己究竟在达州日报发表了多少稿件,我也没有统计。估摸,至少也有六七百件吧,既有消息、长篇通讯,也有报告文学,还有散文、小小说、诗歌、随笔作品,其中被报社推荐获国家、省级奖的不下20件。1996年夏季采写的报告文学《真情不渝》在日报刊用后,被四川农村日报周末头版头条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三天播出,次年经四川电视台拍成专题片《邵金甲和他的家人》分上下集播出。此稿发全国30余家报刊,获得各级奖励。2005年深度调查采写的长篇通讯《渠县黄花:何时突出重围》在日报发表后,连中三元,相继获得2005年度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省好新闻三等奖、市好新闻一等奖。
跟日报打交道30多年,我记着不少编辑、记者采访新闻的态度,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我们成了要好的朋友。跟他们深交,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较大改变,不为名利,只为初心。
随心,是我30多年来与日报风雨同行的收获。通过这个平台的提升,我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等200多家媒体采用超2000件,文艺作品被《诗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中国诗界》《星星》《追求》《文艺生活》《方圆》《书法报》等100多家报刊发表上1000件,逾300万字。获奖50多次,入集多件,已出版作品集《春华秋实》《阙乡三人行》《走过宕渠》《包浆故乡》等,编辑书籍杂志多种。
只要我能动笔,一定不停写稿,我将写作作为一种快乐。这种随心的愉悦,将伴随一生。
□杜荣
新闻推荐
忘记社保卡密码 慢性病患者报账难 “我是一名慢性病患者,到门诊购药后忘了社保卡密码,只能现金支付。”近日,渠县市民楚大爷向本报“丁山帮办”栏目求助,希望记者帮他
78岁的楚大爷告诉记者,他患糖尿病、高血压,被渠县医保局审查批准纳入了慢性病特殊门诊报销范围。4月19日上午,他到渠县人民...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