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上的汪篾匠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赵明阳

达州晚报 2021-03-29 10:09 大字

竹编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如今会竹编工艺的“篾匠”在城市几乎难觅踪影。近日,社区记者途经达城北岩寺市民健身广场附近,见路边一板摊上摆满了花样各异的竹编制品,有大小不一的背篼、蒸笼、筲箕、竹篮、竹席等,琳琅满目,件件精巧漂亮。

“嘿,好乖哟,老板,这背篼好多钱一个?”“买个竹蒸笼回去蒸肉多安逸。”不少路人驻足围观。“选嘛选嘛,价钱好商量。”系着围裙正在剖竹的篾匠汪建站起身来笑着应答。“这种穿花的背篼好,双层结实耐用,我们都要一个。”几位大妈选好付钱后开心地离去。

待人群离开后,汪建重新操起厚脊薄刃的篾刀,对着一根两米长的竹子挥刀劈下,“啪”的一声脆响,竹子一分为二,接着二分为四、四分为八,随着篾刀快速地翻飞,竹子变成了一根根长长的竹片,根根竹片又被削成了条条薄薄的篾丝……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手艺好生意不错哟。”社区记者笑着说。“每天上下山的人多,背篼蒸笼都好卖。”汪建边干活边与社区记者聊起天来,“大小篾丝背篼、大小花篮背篼、方背篼、圆背篼我都会编。”汪建称,背篼编织过程有盘底、编织、按压成型、打钎、底边加固、穿笼骨锁口。蒸笼竹料要选达川区百节镇的竹子,百节竹子厚,硬度强,不易爆裂。“竹蒸笼蒸出的食品原汁原味,口感好,很多人都喜欢。”汪建笑着说。

年近六旬的汪建,老家在渠县流溪乡,家有六姊妹,汪建排行老三。汪建父亲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赴朝参战中,一只眼晴和一只耳朵受伤,被评为二等甲级残疾军人。回国养好伤后,又与战友们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青海支边,后又回到老家渠县务农。汪建家乡竹源丰富,不少乡民都会竹编篾活,在老一辈影响下,十多岁时汪建便学会了编箩筐、鸡笼、烘罩、撮箕、竹篮、竹凳等简易竹品。

“那年代,箩筐、鸡笼、烘罩都是卖3元。”汪建称,一天收入10块钱就算很不错了。后来,本地老篾匠徐祖和见汪建聪明好学,便送他一本80页的竹编工具书,汪建勤奋钻研,并照书实践。从那以后,汪建的竹编技术大有长进,并掌握了选竹、锯竹、剖竹、劈篾、抽篾、刮篾以及编背篼、编竹席、编筛子、编晒席、编簸箕、编筲箕、做蒸笼等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汪建也放下竹编篾活开始经商。“可惜,我不是做生意的料,钱没赚到,差点血本无归。”汪建叹息说,没多久他便亏了一万多元。“这笔钱在那个年代可以买一套住房了。”后来,汪建重操旧业又干起篾活来,并先后到过万源、南充、广安等地。2002年来到达城,先在火车站铁中附近租房居住,几年后便移居到现在的住处。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汪建从事竹编四十多年,在达城已小有名气,不少单位与市民慕名找他定做各种竹编制品。闻名全国的“巴山背二哥”剧组专程前往汪建住处,定做了所有的竹编道具;同时,汪建也为南城一所学校编织了一个直径1.8米的大背篼。前年,应市内一家大酒店之约,汪建为该酒店赶制了一个直径2.4米的大蒸笼。去年,一位家住达城大西街的大妈来到汪建家,一次便买走了6个穿花双层背篼……

汪建称,几十年从事竹编篾活,虽然清贫淡泊挣钱不多,但撑起了一个家。如今,汪建已步入老年,亲友们劝他“退居二线”,但他舍不得丢掉老手艺,每天剖竹编篾已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每天编的不仅仅是竹器,一同编进的还有他平淡如水的岁月与生活中的乐趣。

新闻推荐

七旬老人16年“卖报情”

无论春夏秋冬与天晴下雨,每天清晨,在达城老城区都能见到一位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的老人,手腕上托着一叠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刊...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