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姓氏故事】 达川五四永进李氏源流

达州晚报 2020-05-25 09:50 大字

□社区记者 谯继

李氏是汉民族古远姓氏之一。李姓是我国第一大姓,人数众多。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李姓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8%,居全国第一,真可谓“泱泱大族,枝繁叶茂”。李氏作为中华民族的煌煌大姓,文化遗产灿烂辉煌。在历史上曾建立了成汉、西凉、唐、后唐、南唐、西夏等12个王朝或政权,称帝者达85人,统治时间达1142年之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贤士英杰灿若繁星,仅周秦至晚清入传正史的名人就达1560余人,对传播华夏文明,贡献巨大。340年前“奉旨入川”的达川区五四乡(今属石梯镇)、永进乡(今属石桥镇)李氏,便是泱泱李姓大族中的一支。

李姓起源于“理”姓?

据五四、永进《李氏族谱》记载,李姓出自黄帝。李姓原是黄帝之孙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类似现在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非常恼火,便把他杀害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伊侯之墟”(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住了性命。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便是李姓的起源。

此外,还有皇帝赐姓,他氏冒姓,少数民族图腾及外国人改李姓的。

最早的李氏发源于河南西部伊河流域。后李利贞子孙东迁河南苦县(今鹿邑县)繁衍。战国时期,李姓从中原开始向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湖北、四川等地零星迁徙。秦汉时期,李姓因做官、戍边等原因,由中原向西北、东北、江南、西南、朝鲜、越南等地徙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李氏士族一部分南迁壮大,四川渠县李雄首先在成都建立成汉王国,而大部分李姓在北方兴盛成望族。全国有13个李氏郡望。其中陇西郡(今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甘肃临洮南一带)、赵郡(今河北赵县、邢台、沙河、邯郸等地)为李氏最著名郡望。陇西的李暠在敦煌一带还建立了西凉国。隋末李暠后裔李渊父子灭隋建立唐朝,李姓达到历史上鼎盛时期。此间全国李氏郡望达30多个。有不少李姓因做官、贬谪、充军等南迁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宋元之际,除少数民族李姓——李元昊在今宁夏建立过大夏国外,中原李氏世家失去昔日辉煌,沦为庶民百姓,他们一受北宋冲击,二受金兵侵扰,为避难逃生,主分两支大量南下。南下者包括,李唐王室后裔,李唐王室旁支或支族,李氏做官、经商者。明清时期这两支李姓,一支由福建、广东、浙江等省,远播台湾、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另一支经江西、湖南、湖北,再散居四川、云南等地。今重庆及川东达州、广安等地的部分李氏,就是后一支李姓于明清之际,从湖北麻城孝感乡等处,由李雄率领而来。

李氏“移民入川”落业五四

据五四李氏支系族人年逾耄耋的李永湖老人介绍,清康熙初年(约1665年前后),李姓始祖李朝南、李朝富、李万松等,奉御旨,在族人李雄带领下,强忍与亲人别离之痛,背井离乡,伴随入川移民大军,从湖北麻城孝感出发,经武汉,过三峡,至重庆,北上合川,逾三汇,过涌兴,最后到达达县张家场(今五四),落业李家沟、李家河沟。不久,暂居李家沟的李万松等,又从张家场迁居廻龙場(今永进乡)鲤鱼滩李家坝。至今已有350余年了。

李永湖老人说,先祖落业五四后,勤劳开拓,繁衍生息,五四支系共形成李家沟、李家河沟两大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永进支系共形成李家坝、李家山、李家沟、瓦石坪4个分支,21个主要聚居地。目前族人主要集中在达川区,其次是渠县及平昌,地跨五四、永进、石桥、新进、沿河、香隆、鹿鸣、报恩等乡镇。此外尚有迁居重庆、成都、通江、南江、陕西紫阳、江西武宁、美国纽约等。

据传五四李氏支系原字派是:

朝盛仕长棲 国荣万芳春

文志仁伦美 道光明兴廷

寓意为:吾家族历仕各朝,经久不衰,与国共荣,万古长青。族人重文化讲文明,有教养有志气,具备仁义人伦之美德。前途十分光明,定能在兴盛祖国的同时兴旺李氏门庭。

永进李氏支系字派略有不同:

万齐国应成 汉龙学弘明

春德光先永 思世照大廷

其寓意是:我们这个家族好比一个国家兴起,万事齐备理应成立。吾族是大汉民族之一员,同是龙的传人,她注重文化修养,弘扬文明精神。她潜载着青春般的活力蒸蒸日上,族人讲道德有美德求功德。无私的太阳定会把光辉优先赋予,永恒赐给。族人应时刻思考勤奋努力,让李氏大家庭世世代代如日中天,阳光普照。

李氏族人重道兴学

五四、永进李氏族人重道兴学,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全族在生人口共有3500余人,有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5人,留学国外的2人,大学生150余人,步入地师级的2人,县团级的7人,获高级技术职称的25人。

李绍先(1909-1945),生于永进李家院,为人正直,精明能干,爱主持公道,善结交,喜养犬猎射,枪法好。

1935至1945年任达县第五区武装队附,人称李排长。曾带一排士兵剿灭土匪,在追杀钟炳刚等七名土匪于平昌西兴火盆寨后,手持双枪,除一人逃走外,其余全歼。

1941至1945年任廻龙乡乡长期间,坚持贫者免交税款,全乡政通人和,百姓拥戴。他积极支持乡内进步青年学生及社会各界宣传抗日,鼓励帮助全乡学子攻读,曾多次资助李永固、李永治、杨名芳等青年学生。1942年李绍先入城开会时,给正读高中的本乡学生彭逢义等12人赠送了篮球。1941年修建宝善中学(今石桥中学)时,他任董事,带头将自家梯子崖的树木捐给学校。

1945年4月,李绍先任第五区民工大队长,带领全区400余民工赴梁山(今梁平)修筑抗日机场。他关爱民工,与其同甘共苦,不辞辛劳,同年6月27日晚因患霍乱,以身殉职。灵柩护送回乡公所后,设灵堂隆重悼念,全乡为之悲痛。葬于家乡瓦石坪何家梁。1946年4月,达县政府在中山公园(今市人民公园)内修建了一座“抗日特种工程殉难烈士纪念碑”,上有“民表立极”四个大字,碑上第一名烈士就是“廻龙乡乡长李绍先”。其碑墓均于中途被毁,后于1987年重建。

年逾花甲的李美民,生于达川区沿河灵官村,自幼发奋努力,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刻苦自学取得大学文凭,由代课教师成长为正式教师,进而任乡中心校副校长直至党支部书记。

其夫妇十分重视教育培养子女,育有两个女儿皆成才。长女李道珺,大学本科。担任中小学教师已20余年。次女李道媛,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从教。两个女婿分别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达川区四中和四川文理学院任教。两代5人从教,被誉为“教师世家”,受到人们的赞许。

李述成,1957年生于石桥镇,博士研究生毕业,任中国建设银行成都支行行长。李松,上海同济大学学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李小兵,武汉大学博士,就职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李小勤,中国人民大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博士。李斌,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副队长,技艺娴熟精湛,号称“单机王子”,多次为国争光……而今各条战线,李氏一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不乏其人,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新闻推荐

临賨快速通道预计 年底完成主线施工

渠县临賨快速通道长3.2公里,路基宽23米,路面宽度16.5米,双向4车道,涉及桥梁3座。自复工以来,施工单位开足马力,重排工期计划,优...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