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 拄拐杖练地书

达州晚报 2020-05-01 09:59 大字

□社区记者 赵明阳

他从小对书法情有独钟,初中毕业便报考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教书匠”。离开三尺讲台退休后,每天除在家练字看书画画外,还常到南城的仙鹤广场上练地书。半年前不幸脚伤骨折,每天仍拄着柺棍到广场上练字。他叫张金德,今年71岁,家住达川区新达街。

“耶,老人家受了伤还不愿下战场,精神可嘉。”在仙鹤广场中段,社区记者看到,张金德右脚掌上缠着白纱布,纱布外套有塑料袋,他左手拄着柺杖,右手拿着长杆泡沫笔,一步步慢慢退着写地书。“毛泽东诗词”“唐诗宋词”等写了长长一大串。字体自然流畅,赏心悦目,引来不少市民围观。

“脚伤手未伤,没事的。”小憩时张金德说,虽然行动不是太方便,但练字不能中断,若一天不练,心里便会觉得少了一课。练地书既方便又环保,陶冶情操,还能交上不少朋友,是中老年人一种不错的健身活动,比成天坐在麻将桌前强得多。

张金德老家在渠县,家族中有一位教私塾的大爷,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每逢过年过节及街坊办红白喜事,大爷都要前去帮忙。每逢此时,年少的张金德便上去凑热闹,帮大爷磨墨牵纸打杂,空闲时在大爷指导下动手练毛笔字。一来二去,他便与书法结缘。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渠县师专,毕业后分配在渠县涌兴镇中心校任教。由于他为人诚恳实在,常有新来的老师向他学习写字,他自己便成了老师中的老师。

张金德一生迷爱练字,自称算不上书法,登不了大雅之堂,但也有不少人喜爱。前段时间,一位姓张的好友备宣纸请他写“春满乾坤”等横幅,至今还未让好友如愿。

“练字是练心,不但心静还要净心,要心神安定无杂念,持之以恒才会有收获。”不一会,张金德挥笔又写下“厚德载物”“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一位中年男士提到“厚德载物”一词时,张金德说,“厚德载物”是指人的情操纯朴,胸怀宽广,雅量容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道德修养。

一位大爷笑侃他名字取得好,中间带金带德。张金德说,名字是父母所赐不好更改,虽金在前德在后,但自己认为不是金重于德,而是德贵于金。除练字外,张金德还喜爱看老子、庄子、《论语》及医学方面的书籍,开心时还用竹签与钢笔画些山水与人物画自己欣赏。

“热爱生活,每天心中充满阳光开心愉悦,夕阳生活便会过得灿烂。”张金德笑着说。

新闻推荐

王洪波同志简历

王洪波,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四川渠县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专业毕业,省委党校...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