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的生活记忆 地方志·渠县篇

达州日报 2020-01-17 08:42 大字

手工艺品

部分志书

地方志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在志书中,除了对地方历史的客观载录,还能欣赏到各地多姿的山川风景、丰富的地方物产和各色的城市风貌。此外,方志中还保留着部分地方生活片段的记载,不仅补其他史籍之缺,亦是一幅幅形象的地方生活画卷。

渠县自秦朝建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早在宋朝,渠县就已修志,现保存有乾隆、嘉庆、同治、民国四种版本的《渠县志》。渠县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以来,新编两册现代方志,下限至2005年。从这些浸透了历史余味的书籍中,我们能够找寻到渠县人民的生活记忆。

民间文艺灿烂多彩

渠县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今天的渠县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尤其体现在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三汇镇内,烟火架就是三汇人民的传统创造之一。

烟火架用彩纸扎成各种戏文,以火药作动力,将鞭炮、灯笼等物分5—12层装入大纸箱,甩长杆悬吊高空,点燃引线,箱内戏文层层坠落,游动于空,蜡灯照耀,光彩夺目。据《渠县志(1911—1985)》记载,烟火架一般于元宵节耍龙灯后燃放,尤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节目受到欢迎。一次国庆节期间,三汇镇派人到渠城南门大操场放烟火架,万人空巷。

三汇水运发达,使其商贸也格外繁荣。南来北往的商客不仅促进了古镇的经济繁荣,还带来了各地特色文化,使三汇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其戏曲文化曾盛极一时。

新中国成立之前,戏曲事业得不到政府的扶持,但它为人民所创造,又为群众喜闻乐见,因此戏曲艺术活动在社会上仍然相当活跃,其表现主要是由“玩友”“票友”组织起“玩友会”“音乐社”,以进行戏曲演唱和研究活动。

那时的川剧“玩友会”多是按哥老会各公口、行业组织起来的,主要是为本会的娱乐、宣传、外事、联络、迎送客人提供方便。而一些既喜爱戏剧又不屑与袍哥为伍的文人名士也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自娱活动,如渠城的“同咏霓装”音乐会就是如此。

据记载,“同咏霓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在民国元年时,每天晚上都实行挂牌坐唱。他们演唱的剧目对唱腔、词句都非常考究,并对川剧曲牌、声腔、剧本文学进行研究、编改,排了新编川剧《离燕哀》。这个音乐会的活动持续二十余年,在当时的渠河玩友中颇负盛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三汇镇组建了第一个专业川剧团,形成渠江渠河流派,最高峰时男女演员达五六十人,并在多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过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专访报道,殊荣颇丰。

手工技艺精湛绝伦

渠县人的心思灵巧,尤以雕镂、刺绣、编织出名。据《渠县志(1911—1985)》载,早在秦昭襄王时就有“刻石盟要”(石刻),东汉至西晋的汉阙石雕涵盖了花鸟、草木、铺首、人物、文学、戏虎、疱厨等图案,细腻逼真,引人入胜。而出土的东汉石辟邪摇钱树座,“神兽”辟邪狮身双翼,四脚五爪,长髯飘洒,张口露舌,神态怪异,展现了渠县人民高超的想象力。

而刺绣工艺在抗战前,多以闺房传授、工匠营艺传授,城乡处处可见。民间以刺绣优劣论家教与姑娘才艺,蔚为风气。帐沿、被面、帽子、窗帘等生活用品,多以彩线或单色线挑花绣朵,质地有青蓝黄红诸色土布,间有绸缎。

编织以竹藤、棕、草等为材料,编织扇、帽、席、篮、篓、帘、瓶、鞋垫诸种,造型别致,图案清新,既实用,又美观。新中国成立之前,棕编有佛堂用蒲团、包壶外套、棕鞋等,工艺讲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线编钢笔套、电筒套、伞套颇为时兴。70年代后期,塑料线编织茶杯套风行一时。

1973年后,刘嘉峰继承和发展竹编工艺,先后编织出提花瓷胎竹编、双面竹丝画、双面异形竹丝画、竹丝书法、彩色竹丝画等作品;编制的鸟兽、鱼虫栩栩如生,山水诗画富有笔情墨趣,誉为“竹编苏绣”。如转动“双面竹丝编”制品,经光线折射,画面时深时浅,时隐时现,时正时反,变幻莫测;对光透视,画面悄然无踪。具有“薄如翼,细如丝,轻如尘,织如锦”的艺术特点,产品多次在国内参展获奖,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舌尖记忆回味无穷

渠县物产丰饶、农业发达,为创造舌尖美味提供了广泛条件。

渠县酿酒历史悠久,酿酒作坊遍及城乡。民国年间,土溪白酒就驰名巴山渠水。据《渠县志(1911—1985)》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渠县酒厂厂址设三汇镇,到1973年,13区镇皆有分厂,1978年11月,各分厂交所在地公社管理,并允许公社办厂,乡村自办酒厂迅速发展。隔年,渠县酒厂首次生产出了濛山头曲,后快速研究生产曲酒新工艺,推行人工培养菌液,促新窑老熟,仅15个月,用苕酒勾兑出濛山陈酿,后用糯米、高粱作成原料,酿成濛山特曲、濛山寿酒、濛山喜酒等曲酒,广受欢迎。

以绿蓝为底色的包装上,饱满的桔子鲜嫩欲滴……如果你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定忘不了这样的包装,在那个年代,“糖水桔子”罐头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只要吃上一口,足以甜蜜到心,这正产自渠县饮料厂。80年代初期,三汇罐头厂生产的桔酒、浓缩桔汁、桔子水,八仙饮料厂生产的“柠檬汽酒”“巧克力香槟”等,都是渠县人民舌尖上的记忆。

此外,还不得不提渠县的著名商标“三汇陈醋”。据《渠县志》记载,早在明代,三汇即有手工制醋作坊,清末已经批量销往重庆、广安、万县等地。民国时,三汇镇人李伯伦以北方制醋经验结合三汇三家醋坊传统酿制技术,将酿成的新醋定名华昌特醋。该醋在成都花会展览,获省府奖屏。后成立华昌隆醋庄,1966年改名渠县三汇醋厂,产品为便是今天家喻户晓的“三汇牌”特醋。

1981年,该醋厂用广柑、红桔、梨子、西红柿和杏作原料,通过取汁,加怡糖、待制酥出,再以酒精、酷酸发酵,经15次试验,制成果醋,填补了我国果醋空白,一度远销海外。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新闻推荐

渠县首例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首要分子被判刑20年并处罚金31万元

本报讯2019年12月30日,渠县人民法院对陈某、杨某智、谢某丰等22名被告人犯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抢劫罪、组织卖淫罪三...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