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城消失的老街老巷之四: 西城墙外的那几条工匠街

达州晚报 2019-12-25 12:00 大字

上世纪80年代红旗大桥两侧的木厂街(右)和篾匠街(左)(佚名 摄)

火厂坝、铁匠街、木厂街旧居(1999年)(唐富雄 摄)

在达城西门城墙外,曾经就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分别从事铁器、铜器、木器、篾器生产。由于人数的增加,地域的扩大,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街,于是就有了铁匠街、铜匠街、木厂街和篾匠街。这些街,除1947年10月达县政府绘制的《达县城区图》中有木厂街、篾匠街外,无论是民国《达县志》,还是20世纪80年代《达县市城乡建设志》等史志,都很难见到这些街的名字,更不用说简介了。如今这里只留有火厂坝巷、大半段箭亭子街和一小段西城壕巷,往昔低矮的平房已被高楼所代替。

铁匠街火龙队誉满全城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在桥脚歇,螃蟹把我耳朵夹个缺,杀个猪儿补不倒,杀个牛儿补半截。”这首耳熟能详的通川区童谣,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伴随多少达城人度过了童年。这首童谣,形象地刻画出了当年铁匠街(含铜匠街)及周边的景象。

铁匠街和铜匠街是不是一条街?不同的当地居民有着不同的看法。担任过多年箭亭子居委会主任、支部书记的81岁老人王显明和她85岁的老公徐国忠,以及常龙权、苏培坤等老居民认为各是一条街,从郑家巷到永安桥(志书中称平安桥,今西城壕巷180号处))是铜匠街,长120来米;从永安桥到虹桥(今红旗大桥)是铁匠街,长170来米。两条街的总长接近300米,铜匠街要宽些,宽约5米,铁匠街要窄些,宽约3米至4米。82岁的胡道珍和70岁的常昌恒等老人称只有铁匠街,没有听说过铜匠街,他们把从郑家巷到虹桥这段统称为铁匠街。均为土路,屋檐下滴水的地方才有石头,穿斗式木质平房,街上环境卫生非常差。

街上曾经有3座桥,上游方的永安桥,在铁匠街转拐处,一孔石桥横跨西南顺城壕(今名西城壕),为污水通道,在20世纪80年代仍供居民通行。下游方的虹桥(遗址今紧靠红旗大桥,都市花园下),位于西城门外河畔,为城壕沟污水河总汇口,又是西城外到箭亭子河街必经之路,一墩双孔石质平桥。新中国成立前,菜码头是行刑之处,被杀头的人要经过此桥,因此民间叫断魂桥,1985年城壕沟改造为涵洞,2000年修建都市花园,不复存在。西门大桥,原为西门城外横跨城壕的石桥,民国时期拆城墙,填城壕将桥填毁,早已无迹可寻。

王显明和徐国忠的记忆里,铜匠街和铁匠街都属箭亭子居委会,铜匠街为七组,20多户,从事铜制品的有10多户,主要生产铜酒壶、铜盆、铜烟杆、铜瓢等生活日用品。铜匠街的收入要比铁匠街好些,因为买家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铁匠街为十一组,32户,打铁的有20多户,其余的做点小生意。当年打铁,一个炉子,一个风箱,拿钳子的拉风箱,是师傅,打大锤和二锤的是徒弟,打下手。一家一个铁匠铺,小规模,前面打铁,后面是家,房子很窄。徐国忠老家房子有20多平方米,加上半截楼,也不过30多平方米,楼上住人,楼下做厨房,靠着壁子吃饭。从他家往上到郑家巷,房子几乎都是修在城壕上的,不少人家用蔑笆折做墙壁。徐国忠的父亲徐德才是打铁的,开始打马掌,后来打牛掌。11岁的徐国忠在父亲的带领下学打铁,当时个子矮,高度不够,搬个石头作垫子,站到上面打铁,一直打到1956年参工进达县五金工具厂为止。徐国忠记得,铁匠街上最大的一笔生意来自陕西。那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客商要在铁匠街购买七八千副牛掌。为了尽快完成,便将任务分到各个铁匠铺,由徐国忠家主打,经过半个多月的突击才得以完成。那时一副牛掌才卖几角钱。铜匠街和铁匠街上的生意分季节,忙的是二四八月和冬天,夏天莫得生意,但还是要打,打好后拿到坐摊那里去卖。城里铜匠店、铁匠店的老板也来收货,但价钱很相因。

夏天生意少了,这里的人闲不住,就到河沟里去淘铜铁。有个叫吴理忠的人还淘到金藤子,发了财,买了房子。李万廷则以淘铜铁为生。常昌恒到河里淘到蒋介石头像的银元。66岁的梁世富的家原在铁匠街(今西城壕巷188号),是他爷爷修建的,一楼一底,骑在城壕之上,1982年的一场大水,把房子冲得要跨不跨的,1993年修通川区公安分局刑警大楼时拆除。他的父母都是打铁的,小时候,经常把他抱到炉子旁玩耍。他到河沟里捉螃蟹,还捡到了银元、麻钱。

最让常龙权感到自豪的是铁匠街上火龙队,当时是城里的王牌,誉满全城。每到过春节,达县城里都要耍火龙,铁匠街上便组织10多人的火龙队,到大街小巷去耍龙,走到哪里哪里就最热闹,一瓢又一瓢铁水打在火龙队人的身上,没有一个人退缩,有因为这些舞龙的人都是铁匠出身,不怕烧。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参工到了地区五金厂。

《达县市二轻工业志》记载,铁匠街上的伍建廷打的菜刀,锋利、耐用,为防他人冒用,刀上还刻有伍建廷的名字。铜铁属金属行业。民国时期,

达城金属行业信奉李老君(老子),建有老君会。传说李老君用八卦炉炼丹,开我国冶炼先河,且冶炼技术高超,门徒众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五日李老君得道日,达城五行同业人员集会,祭祀、会餐、切磋技艺互通行情。相传老子的小名叫“吹儿”,所以工匠们忌讳吹哨子,认为吹哨子是犯祖师名讳的。

解放前制做棺材的木厂街

木厂街,与州河平行,呈东西走向,上接清真寺,下抵红旗大桥。在土著耄耋老人的记忆里,长约200多米,宽约4米,20世纪50年代叫木厂街,文化大革命中叫跃进街,1982年末改名为箭亭子街,石板路,两边穿斗式木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居住着一批木匠,且制作的是棺材,因而得名木厂街。所住居民大多来自渠县。1982年地区纺织厂拆除上段紧挨清真寺的彭家院子,修建了32套安置房,2000年开始拆迁下段木厂街和铁匠街一带的房子,2003年建成都市花园。

木匠,又称“木工”,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做活有“留尾巴”的习俗,至少也要在干完活后留点刨花,让主家自己收拾。据说是取“还有活干”的意思。但在做棺材活时,一定要收拾得干净利落。否则,会被认为是咒主家再死人,是犯大忌讳的。达城建筑业分木、灰、石等工种,据《达县市城乡建设志》记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各工种成立帮,由“揽头”任会首,拟制帮规,调解纠纷。工人入帮时,每人缴米三至五斗。建筑业供奉鲁班为鼻祖,每年腊月二十日为鲁班得道日,定为鲁班会期。这天,达城木、石、雕等从业人员出钱购置香腊纸烛和雄鸡、刀头,前往禹王官(今达高中永丰校区西侧)鲁班像前跪拜祷告,求赐行业兴旺,丰衣足食。

木厂街上83岁的张其林出生在渠县,1947年随母亲逃难到达县城。母亲给人打工,无法养活他,抱给木厂街上的张姓人家。张家是织布的,因此张其林从小学会了纺纱、织布。他记得木厂街上段接清真寺,下段止于虹桥(今红旗大桥),北边第一家是彭家院子,接着是土地庙、火厂坝巷、樊家院子、豆腐社、虹桥。南边起自高家,中间分别有马、邱、周、余、毕等十余姓人家,最后是向姓人家。他看到的这条街上,做棺材只有一家,箭亭子街要多些。

常昌恒父子在解放后,先后参工到了地区建筑公司,都是木匠,常昌恒算是子承父业。70岁的他回忆,他老家原是木厂街173号,后来是跃进街291号,今为箭亭子街176号。他听他父亲讲,以前这条街是做棺材的,有两家人,一家是唐代培(音),另一家刘某山。当时,达城的人都到这里定制棺材、购买棺材,棺材很大,需要8个人才能抬得起。从他懂事开始,就没有看到卖棺材的了,不过有些人家买了棺材放在家中。那时,有40来岁的人就把棺材准备好了,他的大爸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棺材放置的时间长,中途还换了一副,他大爸在20世纪90年代才去世,活了92岁。这条街上都是些平民百姓,大多是从渠县逃壮丁来的,常昌恒的父亲常德太就是1946年从渠县逃壮丁来到木厂街,买的唐家的房子,这处房子至少有200来年历史。解放后,木厂街就没有人做棺材了,只有人在河坝卖把把柴。

住在附近的84岁老人李全兴记得木厂街是做木匣子(棺材)的,大的小的都有,用钉子把板子钉起来就是,大人的不多,几乎都是小娃儿的,街上一家挨着一家。小的只有一尺长,很窄,长短不一,死的人有的只有几岁,也有的十来岁,大街上没有看到棺材。

(下转第9版)

□社区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苟小莉调研营达高速涌兴连接线建设工作

近日,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率财政、交运、高协办等部门,调研营达高速涌兴互通至石梯连接线建设工作,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难题...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