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 达州市依法治市工作掠影

达州日报 2019-05-30 09:27 大字

“大爷,只要你用手机扫一扫关注二维码,就可查询到全省各地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法律服务办事流程等。”近日,渠县法律援助中心又出新招,推出了“法律问题扫一扫”这项措施,让群众足不出户、在指尖上就能享受到快捷方便的法律服务。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如今,法治力量正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行走在达州城乡大地,法治清风扑面而来——科学立法不断拓展、法治政府建设强力推进、法治精神深入民心,崇尚法治、维护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

科学民主立法不断加强

达州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立法需求点,健全立法机制,开展立法工作,推进立法备案审查,出台《达州市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规则》《达州市地方立法论证规则》《达州市地方立法听证规则》细化立法工作,初步建立起地方立法机制。审议通过了《达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达州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等四部实体性法规。

去年,全国普法办公室表彰了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达州市通川区榜上有名。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达州市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全面加强地方法规及制度建设,从根本上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及时成立政府立法机构,完善政府立法的机制和程序。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征集规章立法建议项目,做实规章草案网上征求意见工作,及时反馈公众意见。制订发布《达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仅2017年,就高质量完成《达州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地方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三年来,达州市通过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的文件共计485件,其中,规范性文件94件、重大行政决策及涉法事务392件;建立行政决策法律顾问制度。在全国、全省创新实行“大顾问、大服务”工作机制,组建由专家、学者、律师组成的市级“政府法律顾问团”,将法律服务的范围延伸到市级党政部门。政府法律顾问团代理市政府诉讼案件36件,胜诉率100%;为市级部门提供法律咨询368件,参与涉法事务、法制论证121件,政府法制工作有效融入了全市发展全局。

此外,今年3月,达州市司法局党委在广东省广州市建立了达州市司法局驻广东省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站,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省异地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统一管理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负责统筹协调大竹县、渠县、通川区驻广东省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

司法改革不断深化

法治达州,首先要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厘清政府的权力清单。

近年来,达州市厘清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单,与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相关任务有39项。按照“5个100%”要求,切实落实“清单制度+责任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方案做好对接工作,按期完成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紧紧围绕落实司法责任制、诉讼制度改革,建立与司法责任制相适应的司法监管机制,完成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大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刑事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推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多项改革任务。

严把资格准入关,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凡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者,做到了“三个一律”(一律不得进入执法队伍,一律不得办理执法证件,一律不准上岗执法)。 (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陈之秀:奋进就是实现自我价值

5月15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在中国作家网上正式公示,初步认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参评条件。从“打工妹&rdqu...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