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20余年的磨刀铺

达州日报 2018-12-30 10:02 大字

这天,南城一小区大门口的一角围了不少妇女,她们个个手持菜刀。“插个队嘛,把这刀磨了,我好回去做饭。”40多岁的郑阿姨拿着自家菜刀挤到最前面,不好意思地给别人解释着。袁师傅坐在长凳上,笑着接过了郑阿姨的刀,又将砂石放在长凳上,“戗戗”地磨了起来。

“三块石头走万家”

这位生意不错的磨刀人叫袁成明,渠县三汇人,今年62岁,从1997年开始就靠磨刀手艺为生,至今已有20余载。据他介绍,磨刀人很少有固定的门店铺子,为了顾客的方便,他们都是挑着自己的行头走街串巷,一边吆喝着“戗菜刀、磨剪子”,一边竖耳听着哪儿有人呼唤他们。一声声“这里来磨”“磨刀师傅在哪儿”,他们随即应声“好”,蹭蹭几步就到了顾客家门口,工具一摆,只等上刀。

袁师傅坐在大约1米的长凳上,凳子前面摆着两块石头,凳脚挂一小盒清水,凳子后面吊着一个铁工具箱和破旧的喇叭。“普通的刀只磨两至三遍,一般几分钟就可以磨好。”袁师傅说,手里弧形的长石叫“砂轮”,是磨刀的第一步,由于砂质较粗,可以简单磨掉一部分铁锈和残破口。红黄色长方体状的石头叫“油石”,以前多选用天然的土石,因为砂质较细,所以用于磨刀的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快速打磨,还需要时不时地给石头和刀刃抹水,用以消退温度,避免过热影响刀刃的强度。第三步就要用到“铛铛石”,青灰色的石头摸起来有种清凉的感觉,这种石头砂质最细,所以用在最后打磨。

据袁师傅介绍,普通菜刀只需这三个步骤就能由钝变利,如果是锈迹斑斑的大铁刀,就要先用到长手柄、短起子的“起刀”,刮掉大部分的铁锈后,才能进入常规三步。如果是理发店的剃刀和剪刀就只能用砂质最细的“铛铛石”来打磨。

“磨刀师傅有巧技”

一把把面生锈、刃发灰的菜刀,在袁师傅手中三下五除二就让它们闪光发亮。袁师傅介绍到,磨刀的手艺说难不难,说简单也没那么简单,主要看懂不懂得其中的技巧。磨刀师的工具和步骤其实都差不多,但是每个师傅磨刀的经验、手感和悟性不同,大同里面有小异,每个师傅磨出来的使用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有人磨刀慢、磨不利,或者磨好管不了多久刀又钝了,而有人一两分钟就能磨好一把刀,并且磨后一年使用起来毫无钝感。

袁师傅说,好的磨刀师掌握了巧的方法,摸得清着力点,厚度不同的刀打磨的角度不同。袁师傅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技巧到底是什么,一般倾斜的角度有多少也叙述不出来,但是只要将刀放在石头上,袁师傅一下就能摸出什么位置能用巧力、什么角度磨这把刀效果最佳。

“还能走路就能磨”

袁师傅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挑着自己的行当到达城溜达,生意好就多留几天,生意差就早点回老家。他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增大,他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腿脚不再灵活,爬楼梯会气喘,挑长凳会背酸,所以,这几年他渐渐减少出摊的次数。现在可以在网上购买磨刀器,还有一些家庭,刀一旦钝了就丢掉,大家对磨刀师的需求在慢慢减少。以前很多相识的磨刀师要么转行做了别的,要么直接退休不再磨刀,像他这样还在坚持磨刀的人已经不多了。

正在排队的冉大妈表示,和她儿时比,现在磨刀的师傅太少了。以前感觉随时都有磨刀师,刀就没有钝得切不动肉的时候,可现在,一把又一把菜刀接连“歇菜”。终于等来一声“戗菜刀、磨剪子”,小区里的妇女们又都一窝蜂地跑出来,每人至少带两把菜刀,竞赛般跑到磨刀师跟前,向他展示着自己的刀有多钝。“是不是怕‘教好徒弟,饿死师傅’就干脆不收徒弟了。”冉大妈打趣地说。

“现在的年轻人都看不起这个手艺啰!”袁师傅在刀刃和油石上涂抹了些清水,一边干活一边说,磨刀的价格随着经济条件变好,从2角一把一路涨到现在的5元一把。尤其是临近春节,磨刀生意会特别好,一个小区可能有几十把刀待磨,一磨就是大半天,肩膀酸了不想磨,顾客还不让走。他曾经想把磨刀的手艺教给乡里一些熟识的小辈,但没人愿意跟着学,“好多人去了汽修厂做学徒,说那个赚钱多。倒也不怪他们,谁不想多赚点钱。”袁师傅说完轻轻地叹了口气。

磨好了20多把刀,袁师傅将几块石头放进工具箱,擦了擦黝黑的双手,起身整理好衣服,将长凳扛在肩上,打开手中的喇叭,向小区外走去,一声声渐行渐远的“戗菜刀、磨剪子”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远方转角处。

□本报记者 杨蕙菱

新闻推荐

“经”心励志谋发展 “信”火相传绘新篇 达州市经信委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全景达州市宏隆肉类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全景四川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学薄膜生产线四川莉丰电缆有限...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