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李渡—望溪优质粮油产业带
渠县万亩标准化黄花基地
收获的柠檬果堆满库房
火龙果喜获丰收
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调研农业农村发展。(简朝龙 摄)
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飞虎调研农民增收。(杨东 摄)
渠县渠南乡万亩柑橘柠檬基地。(杨东 摄)
五次荣获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三次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首批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试点县”,铁军扶贫、易地搬迁“五个三”等做法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近年来,渠县在农业方面取得了多项成就,成绩喜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多赢局面。
渠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98.22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黄花、茶叶、柑橘等多种农作物。其中,粮食产量稳定在58万吨以上、实现“十二连增”,年出栏生猪91万头,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四川省现代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四川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
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渠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全力推动渠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栽好梧桐树
记者采访发现,在渠南乡柑橘园基地里,一条3米多宽的柏油公路,如飘带,似玉帛,缠绕在一个个山丘、沟壑边的柑橘树旁。
“走在渠南乡柑橘园基地旁,你都不会打湿脚。”骑着摩托车外出办事的村民马大哥感慨地说,“县委、县政府投资修建柏油路后,不仅让我们出行安全了,也为我们节约了生活成本。这条柏油路,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60多岁的乡民李大姐在一旁藏不住笑容,高兴地补充道:“这条路从我家门口路过,现在出行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像这样的幸福路,我们村还有好几条。”
渠南乡柑橘园的这条柏油路,只是渠县加大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渠县县委、县政府想尽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高质量的互联互通村道、畅通的排水和取水沟渠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园这个农民致富的加速器。
近年来,渠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业主和农户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制定了水利扶贫专项规划,先后开展“小农水”3年攻坚行动和3年提升行动,累计建成蓄水池166口,整治山坪塘1278口,修复渠道228.77公里、提灌站75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1万亩,实现了示范区水利设施全覆盖,持续做好“水文章”;坚持以发展大交通为统领,既建好全县交通的“大动脉”,又促进产业路的“微循环”,累计建成县乡道203.1公里、通村道路333.55公里、生产便道573.6公里,实现乡乡有联网路、村村通水泥路,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全面融合,全力建好“致富路”;按照“渠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持续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单产,全县累计整理土地24.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8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12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效率不断提升,高效打造“丰产田”。
营造亲商助企“软环境”
引来凤凰栖
“今年成熟的两批2000多斤火龙果,全部销往达州市城区。因为我们不使用农药、尿素,只使用羊粪、牛粪等有机肥,更绿色、更生态!我们园区产的火龙果甜度也高,比市场上售卖的口感好,目前第三批火龙果还未产出已被订购一空。”渠县佳禾果蔬农业合作社业主向守燕告诉记者,“前些年,我在渠县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下,从达城来到渠南乡发展水果产业。”
有感于渠县“亲商”的政策鼓舞和渠县农林局提供的技术支持,向守燕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截至目前,她经营的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00多亩,其中苗圃20多亩。除了种植草莓、火龙果、葡萄等水果外,还种植蔬菜销往渠县城区和达城。
据悉,近年来,渠县本着“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让企业享受到最好的要素保障、最优的政策扶持、最佳的政务服务。出台了《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规范入园工业项目收费行为》等相关文件,制定了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政策措施,成立了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建立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风险共担基金,制定了农产品加工贸易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最优惠的政策环境,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从事柠檬产业规模化生产,投资大,产出慢,自然风险高。”正准备往达州城区批发点发运2吨柠檬的渠县亚博柠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雷镇满怀感激地说道,“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和配备,让我们投资农业更加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感谢政府的帮助和农林局的技术指导。”目前,亚博柠檬产业合作社发展良好,已在花园、金桥、五四、胜利、李坝等5个村流转土地10643亩发展柠檬种植。
据介绍,2018年至今,渠县130个贫困村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5个。截至目前,渠县130个贫困村累计新建粮油基地2万亩、现代经作基地1.99万亩;在拱市乡高滩村、新市乡五通村、双土乡吴寨村、河东乡云一村等贫困村新修农机化道路6.5公里;新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34座,打造农业融合示范园区1个;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32座提灌站建设基本完工,建成生态养殖小区30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塑造乡村魂
“小时候,农村旮旮角角都栽种上了庄稼、树苗,绿油油、黄澄澄,随处都是充满生机的喜人景象。后来农村出现大量荒田荒地,看到我很心痛。”渠县亚博柠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雷镇说道,“渠县出台惠农政策,不断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心动了,于是放弃在外地打拼的生活决定回乡创业,在渠县县政府的帮扶下创立了亚博柠檬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渠县实施“乡村振兴开局年”行动,坚持“富脑袋”与“富口袋”两手抓,既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又实现持续增收、全面小康,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6个、省市级“四好村”247个。切实抓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三大革命”,努力把家园变成花园、果园、乐园。与此同时,以539个农民夜校为阵地,综合运用乡村大喇叭、广播电视、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增强致富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之前我在外打工,走的时候娃娃才出生几个月。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挣钱,务工、顾家两不误,比起外出打工,幸福很多。”在亚博柠檬专业合作社的冷库保鲜和初加工厂房里,渠县城南乡胜利村村民范园芳告诉记者,当初在看到家乡农业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后,她毅然放弃外出打工的想法,留在了家乡上班。像范园芳这样留在家乡务工的村民,在渠南乡亚博专合社还有很多。
在佳禾果蔬基地务工的何小兰、颜上秀,均已50多岁,儿女都劝她们在家养老。可看到家乡建起水果基地后,不愿闲耍的她们义无反顾地到基地务工。
9月21日,由渠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18年首个渠县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现场为渠县“十佳农民”“十佳农民合作社”“十佳家庭农场”“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颁奖,并举办了本土农特产品展销会等精彩活动。此次渠县首个农民丰收节,最大程度地动员各界力量、凝聚各方资源,合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近年来,渠县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50万亩优质粮油、20万亩柑橘(柠檬)、10万亩特色黄花、10万亩核桃、10万亩花椒和生猪等“5+1”特色产业,全力打造10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和百亿生猪产业链,促进了全县农、林、渔业全面、协调、生态、可持续发展。推行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等经营模式,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土地入股+务工收入+经营分红”等利益分配机制,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健全政府投入“折股量化”机制,将财政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入股种养殖实体,从盛产期开始,分10年按总额10%分红,每年以2:3:5的比例分配到贫困户、村集体和所有村民,保障贫困户实现两次分红,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共享改革成果,过上幸福生活。
在一代又一代渠县人的不懈努力下,渠县的农业产业正奋力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向“成渝经济区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的发展目标迈进,渠县农业的高速发展在带领渠县人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保留住所有渠县人的美好乡村记忆和乡愁。
□文/图 本报记者 江吉 覃鹏举
新闻推荐
孝亲敬老传美德 共度中秋情意浓 通川区一小师生看望达州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侧记
达州市社会福利院主要任务是收养城市“三无”(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人员,养育全市无法定抚...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