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铁腕治污治水净化空气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映蓝天州河美
廊桥英姿架两岸
洋烈新村美如画
每天早上出门前,达城市民徐女士都会习惯性拿出手机,查看达州空气质量。和徐女士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了解身边的空气环境质量。
在达州,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自觉的行动。人们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最近几年,达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铁腕治污,推进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市民拥有更洁净的空气,更优美的水环境。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达州,正向我们走来……
大数据看空气质量改善
2015年,达州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按新标准监测)达标天数271天,达标率为74.2%。其中,空气质量优50天,良221天,轻度污染60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19天,严重污染3天;与2014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下降47.8%;PM10从去年5月开始,每月月均浓度都比2014年同期下降。
2016年1—9月,达州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8.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1%。PM10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微克/立方米,下降10.9%。PM2.5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3微克/立方米,下降19.4%。其中优49天、良160天、轻度污染43天、中度污染6天、重度污染8天。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度污染天数下降11天,无严重污染(去年同期有3天)。在达州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工业重型化、城市建设强度高、气象条件不利的山区丘陵城市,这些数据的改变来之不易,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息息相关。
今年8月12日,达州市投入200万元建成了全省首个扬尘智能管控系统并投入运行。该系统依托20个监控点位,对市主城区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管,还能追溯污染物源头,并最终实现多个监管部门的联动干预或执法。
剑指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
除在空气质量上“下功夫”外,水环境的改善也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点。近年来,达州市加强流域污染治理,有序开展州河流域宣汉段、通川区段、达川区段和渠江流域渠县段的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加强企业水污染整治,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14家。目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中趋好,出境断面(团堡岭)、入境断面(江陵断面)、城市控制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铜钵河、明月江、双龙河、洞耳河等小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减缓,部分河段水质已达到Ⅲ类。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十二五”期间,达州市安全转移危废3000吨,涉及企业20家。2016年下发落实《关于加强全市机动车维修与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管理的通知》,对冶金、化工、石化、医疗行业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化工、驻达石化企业、医药行业以及持证经营的达州市四鑫石化服务公司、达州市佳境医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重金属企业进行定期检查。
环境违法惩戒不手软
2015年元旦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为使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制度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达州市各级环保部门准确运用新环保法,及时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今年1—8月,全市环境监察系统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39件,处罚款金额161.8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通过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对环境的大力治理,达州市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蓝天、白云、绿水不再是出现在人们梦中的情景。如今行走在州河两岸,满满的河水波光粼粼,清丽光亮,不时还能看到漂亮的白鹭光临。今年3月,通川区州河及巴河河段,首次发现了濒危物种赤麻鸭栖息。实实在在的环境改善让群众们欢欣鼓舞,从中受益。
(本报记者 彭凡珊)
滨河公园绿茵茵
新闻推荐
(紧接第一版)村里营造出了勤劳、孝善、和谐的文化氛围,一些大爷大妈乱扔垃圾、乱摆杂物的不良习惯改变了很多!”宣传字画、大喇叭、村民院坝会、农民夜校……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成了安置点好风气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