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箭亭子 州河岸边曾经璀璨的商业街

达州晚报 2016-03-11 18:59 大字

提到箭亭子,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许不知道;提到吃牛排汤锅,吃串串,都是说南门口走起。渐渐的,箭亭子,这个老旧的称呼逐渐淡出达城人的用语,被“南门口”和一些有特色的招牌所替代。殊不知,这里竟然是几十年前最繁华、最辉煌的街道:商贩扎堆聚集,销售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商品,饮食店门庭若市。每天,人流如织,穿街走巷的卖货郎,挑货的,拉板板车的……和旁边的珠市街交相辉映,可谓是老达城的黄金地段。

■沿河而建 水码头四通八达

人类自古就爱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建,箭亭子就建在州河边上,在这里有热闹的水码头、繁华的商店、人满为患的馆子,热闹程度绝不亚于现在的商业市中心。

“箭亭子在当年之所以繁华,因为这里有着四通八达的水码头,通往巴中、渠县三汇、渡市等地。每天清晨开始,四面八方的船只穿梭不断,来来往往的人、上上下下的货物,整个老达城就在这些忙碌流动中醒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居住在箭亭子的葛大爷回忆道,地处大巴山区,陆地交通障碍重重,几十年前,火车、汽车不普及,老达城的交通并不发达,何况年月再久远一点的马队货运更是路途遥遥,水路就成了那时最便利的交通选择。箭亭子的码头给交通提供了便捷,给商人们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商人们在码头卸了货就带着手下的人去大西街的栈房休息。

因为有码头的存在,人流量自然就大,带动了箭亭子的消费,来往的商人、吆喝的小贩、卸货的工人、买商品的百姓等都是这条街繁华的“组成部分”。

■记忆中的半熟肉 箭亭子“特供”

半熟肉,又被达州土话称为“二熟肉”,现在这种肉已经较为罕见,但在老达城人的印象中,却是印象深刻。“生肉,在开水里滚一下就捞起来,然后再销售,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不过那些年物资匮乏,粮票肉票都是有定额的,还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早就搬离箭亭子的林大妈告诉记者,那时保鲜技术差,生肉滚煮一下保质期要比生肉稍微长一点,所以这种“二熟肉”的销路特别好,“那时的食品公司就在箭亭子,我依稀记得‘二熟肉\’只在这里有卖,卖得特别火。”林大妈说,民以食为天,很多食品都聚集在箭亭子,人流量想不大都不行。

■老达城人儿时的玩乐“天堂”

记者采访了不少一直居住在箭亭子附近的老居民,很多老年人都表示,那个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箭亭子,几个小玩伴去州河边看渔民打鱼,去河里戏水,去看街上又有哪些稀奇的玩意儿。

“以前的赶集地点就定在箭亭子,每到3、6、9号,街上就人满为患。达城各地老百姓都聚集在这条街上,农民卖菜、渔民卖鱼、百姓来买自己所需的东西,整条街道井然有序。”据80岁的杨大爷介绍,改革开放前的达城全是木房,改革开放后,箭亭子是首批建造砖瓦房的地方。

■美食行业依然红火

改革开放让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城也不例外。时代的变迁,让以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姑娘们都变成了老大爷、老大妈了,也让箭亭子的繁华变成了只能在老人们回忆里才会出现的画面。曾经通往各处的老码头变成了只能载人过州河的渡口;曾经的砖瓦房拆的拆、修的修,已不复当年的景象;曾经的赶集地点早已不存在,但是这条街上仍然是以经营饮食为主,迎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好吃嘴”们。

中餐店、火锅店、烤鱼、汤锅、串串香、快餐店……踏进如今的箭亭子,各种美味扑面而来,让不少市民不知如何选择。虽然现在的箭亭子没有了以前各种喧嚣的声音,但是“好吃嘴”们对街上美食的赞美声依然赞不绝口。

箭亭子的变迁见证了达城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达城发展进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本报记者 张黎丽 李天泉 实习生 彭繁)

新闻推荐

渠县国税局“三项举措”打好“营改增”主动仗

本报讯为确保5月1日起,按期实现营改增税制转换,渠县国税局全员行动,全域服务,全程冲刺,打好“营改增”主动仗。人才再聚合,打好“资源战”。开展税企人才交流,辅导企业及时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和办税流程,提...

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