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渠县卷硐山区新常态 村民不再热衷办酒席 乡邻礼钱节省一半

达州晚报 2016-02-17 12:52 大字

[摘要]村民不再热衷办酒席 乡邻礼钱节省一半

本报讯 大年初一,和二哥一家团聚。问起去年食店生意,二哥说,“供一家人生活没问题。”谈起农村办酒之风,二嫂脸上挂满了笑容:“办酒请客的少多了,去年人情钱节省了一半。”

二哥张成家住云雾山腰、海拔650米的渠县卷硐乡一村一组。由于田地较少,二哥二嫂在乡场上开了一家小食店。他们一儿一女均已成家,各添了一个小帅哥。儿子儿媳和他们在家开店,生意一直都是“稳”起的。

“赶场三六九,吃酒二五八。”谈起过去的办酒之风,二哥用了一句顺口溜“开白”。卷硐乡场确实是赶三六九,难道办酒吃酒就像赶场一样闹热频繁?“过去一天有时要到两三个地方送礼,一般的关系都是送100元。”二哥说,近年来,十里八村的村民都喜欢到乡场上包席,虽不兴送请柬,但三五天前哪家要办酒的消息就会传遍大街小巷。“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哪家办酒晓得了不去,赶场上下碰到了会怪不好意思的。”因为要忙生意,二哥家一般都是只送礼不坐席。有时一早起来,二嫂就要忙着找人代情。有天中午,老粮站附近突然响起鞭炮声,正在炒菜的二嫂当即自言自语起来:“糟了,老王家今天娶媳妇。”于是二嫂忙放下炒锅,摸出100元,叫儿子马上去送礼。

“过去一年至少要送五六千元的人情钱,去年大概送了不到四千元。”二哥二嫂虽然“爱”送礼,但几乎没办过酒。“麻烦,累。”这是二嫂的心里话。其他村民为何也不热衷办酒了?记者为此拜访了几位老街坊,他们也认为此风不可长。

街坊们相信,随着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动辄办酒的现象肯定会越来越少。“孩子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社会风气又在不断好转,我们要努力经营生意,鼓励他们都再生一个。”二哥二嫂提起心中的梦想,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张文 实习生 张泽众)

新闻推荐

近期晴好 早晚有雾

本报讯“哇,好大的雾!”昨日清晨,达城被浓雾包裹。市气象台发出大雾黄色预警,达州市中南部宣汉、渠县等地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局部地区甚至能见度小于200米。大雾一直持续到昨日上午11时许方才散...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