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校企合作 达州9院校与11企业对接

华西都市报 2015-04-03 18:18 大字

参观制衣生产车间。

企业面临用工荒,职业院校面临毕业生就业,怎么办?答案是加强校企合作。本周以来,为加快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与达州产业、职业学校与达州企业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达州市区域经济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达州市教育局、达州市经信委、达州市人社局联合举办了达州职业教育与达州产业发展对话活动。

活动中,全市近40所职业院校和四川文理学院及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先后参观了渠县、大竹、宣汉、通川区等县(市、区)的工业园区及达州经开区,了解企业经营及用工情况。最后,在达县职业高级中学发布校企合作倡议书,职业院校与企业展开对接,9所学校和11个企业当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目的 各取所需 学校企业合作是双赢

3月31日上午,记者跟随与会人员来到渠县工业园区,先后参观了四川德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恒硕迪杰制衣有限公司、四川乐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生产车间类近距离观摩了系列计算器、冲锋衣、液晶显示器等产品的制造过程。

随后,在大竹经济开发区,当与会人员在环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看见工人们正在生产汽车零部件甚至汽车引擎时,连呼“没想到”,纷纷感叹:原以为这些“高、大、上”的产品只有省外那些大型汽车制造产业才能生产,没想到现在居然可以贴上“本地标签”了。

在中国西部皮鞋城,记者看见厂区内的招工广告随处可见。据鞋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鞋城计划投资45亿,占地3000余亩,可解决10万人的就业问题。然而,让他们没想到是,现在却遇到了用工荒,目前整个鞋城的工人仅几千人,工人缺口较大。这次与职业院校一起开展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正是他们所需求的,因为一方需要用工,尤其是专业性强的技术类工种,而另一方培养的学生又需要就业,各取所需。希望今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之后,与会人员又先后来到宣汉、通川等区县的工业园区及达州市经开区等地参观当地的企业,了解用工情况。

成果 现场对接 9校11企达成合作意向

4月1日下午,达川区人民政府、达州市教育局、达州市经信委、达州市人社局相关领导和达州市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全市所有职业院校负责人、各县(市、区)经信局和产业园区负责人、全市相关企业负责人一起,在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内进行了会议交流。达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孙瑜明在会上致辞并介绍了达川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情况。

随后,达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孟然就达州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问题作了介绍。李孟然介绍,目前达州市职业院校共36所。其中公办学校23所,民办学校13所;高等职业专科院校1所,学生1.2万人,中职学校35所,学生8.6万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4所。全市开展校企合作449个,共建实训基地375个,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数量43个,参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企业39家。

李孟然指出,现有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企业接收学生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企业组织员工到学校开展技能培训、企业在中职学校实施订单培养、成立职教集团等多种形式,不过还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校企合作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对此,达州市经信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马林表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四大好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是其一;能够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培养周期是其二;其三是能够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其四是能够破解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问题。马林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还能实现‘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的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在达州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负责人罗清云介绍达州市就业创业的相关补贴政策后,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陈军发布了校企合作倡议书,就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实习教学、加强招生就业等多方面内容提出校企合作倡议。之后,与会的职业院校和产业园区、企业的参会人员开展了具体的对接,9所学校和11个企业当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邹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追捧名校 家长争抢教学资源

通川区二小准备迎接新生入学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又到开学了,回想整个暑假让自己不省心的“熊孩子”,达州市民肖先生感觉终于可以轻松几个月了。不过,在和其他的家长朋友交流之后,肖先生又沉...

渠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