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翰林那些事
——来自贾飞的博客
一提到翰林,许多人会想到李白。大唐时期,李白以诗词闻名受到皇帝召见,唐玄宗赐其入座并亲自为他调羹。自此,李白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供奉一职。那么,翰林到底是什么呢?翰林院又是什么机构?
首先,我们得了解它的起源。翰林,顾名思义则为文翰之林,用通俗的语言则意为文苑,是聚集文人的一级机构。这个词追根溯源,最早见于汉代著名辞赋家杨雄所写的《长杨赋》,赋中写之:“聊因笔墨之成义章,故借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汉之后,在唐代武德年间,高祖李渊设立由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翰林院,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玄宗时,遴选擅长文词之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翰林院由此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翰林待诏。此前,起草诏制本是丞相府属官“中书舍人”之专职,而玄宗以其草诏需要保密且难应急需,从而挑选擅长文学之亲信官员充待诏,以备草拟急诏,兼有撰写诗文、以颂太平之责。可见,自此翰林摆脱了纯粹文艺的范畴,开始牵涉政治并为国家出力献策。后来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又下令单独建立翰林学士院,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学士院成为文学之士的专职机构,这有点类似于当前的中国作协,从此:“职清地禁,杂流不入”。比如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就曾供职于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员额限定,后来为了便于管理,便依“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翰林供奉若干。到了唐宪宗时,择其中资深者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相当于中国作协主席),以统领其他学士。
然而太平盛世并未过多久,不幸就遇到了“安史之乱”。在战事频繁之际,翰林学士地位也愈发重要,不但在草诏方面分割中书舍人之权,且在得参谋议论方面分割宰相之权。自此文人参政议政的局面全面形成,翰林学士地位也随之提高。到了唐宪宗李纯时期,翰林学士承旨往往会晋升为宰相,成为掌管国家政事的首脑。宪宗之后,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成为国家的两套智囊集团,他们的分工也日趋明确,翰林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内制;而中书舍人则负责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称外制。二者并称两制,而内制往往重于外制。
宋朝沿袭唐制也设学士院,全称为翰林学士院。这时的翰林学士充当皇帝顾问,而宰相大多从翰林学士中遴选。比如大文豪王安石就当过翰林学士,后被选为宰相进行全国改革。而曾当翰林学士的苏东坡因为没能当上宰相,还曾经写词颇多自嘲。宋初翰林学士并未规定品级,到宋神宗元丰时期便进行改制,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遂成为正式官职,为正三品(正部级),不任他职,专司内制,例加知制诰衔。此外,宋朝又学习唐朝方法,另设专掌方术技艺等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以此对翰林进行专门的区别分流。
到了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专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此时翰林则成为纯粹的文艺人士,翰林院则成为闲职机构。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专门纂修先朝实录,记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较内书文华殿展书诰勅撰文等,并规定若科举考试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并由学士对其教授,学习合格者留院,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
清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又进行了略微改善。如翰林院中设立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之长,其他翰林官设置多因命制。而自康熙时起,掌院学士历由殿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领,地位更加突出。按清制,翰林官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帝王师)按例由翰林官为之,因而与皇帝、皇子等有较多接近机会,多蒙优待厚遇。再加上,凡是科举考试中,秀才、举人、进士三级人才机制中,最后一关还有殿试并选拔翰林。譬如清朝200余年,四川渠县则考上进士12人,在殿试选拔中,被定为翰林庶吉士者却不到10人,可想其难度。
近2000年来,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也是涵养高层次学者的聚居地,翰林的影响延伸到各个领域,不可争议地发挥着他巨大的影响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上午10时许,在渠县青龙乡黄泥沟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满载3人的电瓶车与一辆班线客车迎面相撞,事故造成电瓶车上三人不同程度受伤。“出事的电瓶车是逆向行驶,行驶至黄泥沟桥时,撞上...
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