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产业托起村民致富梦

攀枝花日报 2014-12-31 03:4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南桢

特约通讯员 张丹

促进群众增收,村民致富,一直是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水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技术不全面等问题,仁和区区委书记陈可红要求:“党员干部要问需于民,深入基层问诊把脉,切实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

今年,该区抓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围绕果、畜、烟、菜、粮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大力推进新村建设,使广大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全区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有力破解当地群众的增收难题。

“种玉米,1斤才1块多钱,如果你这10多亩地种成芒果的话,收入肯定会高很多。”近日,仁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礎军在与福田镇塘坝村村民李照金拉家常时,鼓励他发展芒果产业。

在务本乡葩地村火烧桥组,村民何仲泽正在装修500多平方米的一楼一底新房。靠种芒果,何仲泽走上了致富路,家里不仅有农用车、新型拖拉机,还买了辆别克SUV,他笑着说:“今年我家芒果纯收入有60多万元,不仅娶了媳妇,还盖起了新房。”

如今,葩地村410户村民,95%都跟何仲泽一样走上了种植芒果的致富之路。

走进大田镇片那立村,一栋栋灰瓦白墙的小洋楼掩映在石榴园中,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新村美景尽收眼底。仁和区大田镇在新村建设中,产业先行,现已发展石榴基地13000亩,年产优质青皮软子石榴1200万公斤。  (下转第二版)

这里仁和·大家说(上接第一版)

走访中,针对村民在发展产业中普遍关心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问题,区农口部门与各乡镇联系沟通,根据乡镇提供的培训需求,到乡镇、村组、农户家中开展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指导农户改进种植养殖方法和技术。同时,技术培训为推进该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实施好“两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结合科技富民强区项目的实施,今年仁和区投入30多万元实施种草养畜示范项目。目前,已在大龙潭乡新街村丁聋村民小组发展种草养畜示范户20户,进行了圈舍标准化改造20户,种植优质牧草100余亩,大力推行畜—沼—果生态模式,实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清洁生产,为全区种草养畜起到了示范效应。

啊喇乡盛产优质稻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啊喇香米深受市场青睐。仁和区将全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水稻)项目定在啊喇乡实施,惠及6个村36个村民小组。

“项目改造前每亩平均产值2000元左右,改造后产值可达到2600元,平均每亩增收600元。”啊喇乡农业服务中心盛主任说。

该区通过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连片打造了混撒拉、大田、官房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名优基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有知名度的产品。仁和芒果、大田石榴、啊喇香米、行远畜产品等,都已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今年,仁和区被纳入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下达农业项目资金改革试点,项目涉及全区12个乡镇、30个村,总投资达38207.46万元。为统筹实施农业农村发展项目,仁和区加强涉农资金打捆项目工作安排,将资金用于建设提灌站、渠系、蓄水池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实施村组道路、畜禽圈舍、生产便道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补助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4年1-10月,仁和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态势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1.7082亿元,同比增加3947万元,同比增长3.8%;农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2351元,同比增加1265元,增长11.4%。

新闻推荐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市级验收

本报讯(记者王南桢)1月5日,记者从仁和区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仁和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及烟水配套、机耕道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经专家组评定,项目达到建设标准,同意通过市级验收。据了解,仁和区...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