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正月初九是达州一年一度的元九登高节达城万人空巷

四川日报 2012-02-02 19:35 大字

1月31日(正月初九),是达州一年一度的“元九”登高节,达城万人空巷,市民纷纷攀登附近山峰。据统计,达州市当日参与登山的群众达60.6万人,其中凤凰山及周边火烽山、铁山等登山人数达到35万人,刷新了该市登高节登山人数的历史纪录。

2006年,传承千年的“元九”登高习俗,被正式确定为达州市市节之后,以“年年登高、人人进步”为主题的“元九”登高节,随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举全市之力打造名人、名山、名节。

□本报记者 庞莹 文/图

两千警力分流引导确保安全

1月31日上午9时,记者在凤凰山看到,上山的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山上、山下的游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秩序井然地前往各个山峰。

记者走进设立在凤凰山半山腰的元稹纪念馆登高指挥部,只见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通报各地情况,指挥部中央一块大屏幕分割成不同的小屏幕,每个小屏幕播放的都是凤凰山重要节点的实时图像。为了对重要区域、危险路段进行监控、统一调度指挥,该市在登山人流最集中的凤凰山安装了15个“天眼”。

“通天梯执勤组请注意,该路段登山人员较多,请立即组织分流。”达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一边注视着大屏幕,一边在对讲机里面发布命令,“现在到12点以前是登山高峰期,各路段请注意对上下山人群进行分流。”

“请到路边凉亭休息,不要站在路中间;此处路段为上山区域,下山的游客请在前边20米处的便道下山。”在凤凰山红军亭执勤的民警彭勇正在引导登山群众。红军亭是上山游客最集中的区域,执勤的公安民警每三人一组,对上下山游客进行分流引导。

据了解,本届“元九”登高节的安全保卫组投入警力2300名,早上6点全部到位,分布在凤凰山、莲花湖、真佛山等景区景点。

同时,为了游客安全出行,医疗卫生组出动医务人员60名、救护车15辆。出动卫生监督人员90名,对凤凰山、王家山的流动食品摊点进行巡查;护林防火组出动保障车4台,应急扑火队员80名,巡山员100余名,设有瞭望哨2个,预备扑火队员80名。

“文明登高”回收垃圾注重环保

“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在”、“草木无情皆愿翠、行人有情多爱惜”、“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沿着达巴路口上行至凤凰山,一幅幅醒目的环保标语悬挂在山路两旁。

通川区翠屏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张世兴早上6点就来到了执勤地点,和该社区的13名干部一起,负责凤凰山凤凰池路段的卫生和秩序维持工作。

记者在凤凰山看到,山上每隔10余米就有一个垃圾回收装置,除了景区固定的垃圾筒外,还有临时设置的竹制垃圾筐。

“前几年登高,由于登山市民乱扔,凤凰山成了垃圾山,园林工人要1个多月才能完全清除白色垃圾,既费人力物力,又影响达州形象。达城正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你看,还有很多市民自备垃圾袋带垃圾下山。”文明劝导员袁晓丽很欣慰地说。

在达县火烽山上,垃圾有奖回收点前聚满提着垃圾的市民。“我两包垃圾换了一袋洗衣粉,虽说奖品不多,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效果,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市民石勇告诉记者。

1月30日上午,达州市的手机用户相继收到关于文明登山、关爱家园的短信。达州提出要打造一个“清洁文明”的登高节,新闻媒体向全体市民发出 “文明登高”倡议书,全市上下纷纷响应。千余名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和青年志愿者组成文明劝导队,分布在100个执勤点上,从早上起就在山上劝导不乱扔垃圾。

年年登高旅游收入均创新高

“元九”登高相传是为了纪念曾在达州任职的唐代诗人元稹,这一习俗在达州已经沿袭了一千多年。目前,达州“元九”登高节已然成为四川十大地方名节之一,并进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的“元九”登高节,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达州的巴渠文化、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也通过多种方式被推介宣传,游客可以对各个景区概况、景区路线、出游方式和消费特点详细了解,这也为本地人游本地、外地人游达州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节日搭台,产品唱戏。达州传统的灯影牛肉、万源富硒茶、渠县黄花等特色旅游产品,也在 “元九”登高节期间全部登台亮相。销售最为火爆的是和“元九”登高节有着紧密联系,被注入了人文象征意义,由元稹诗词和元稹人像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饰物,比如挂件、笔筒、镇纸等,虽然价格不菲,但都一售而空。

据达州市旅游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连续3年以来,达州市仅仅依靠“元九”登高节这一平台,吸引外地游客在达州的各种旅游投资、消费就达到了年均增长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渠县以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推动灾后重建吴廖本报记者曾实

渠县以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推动灾后重建□吴廖本报记者曾实8月3日傍晚,渠县中滩乡天山新村社区广场又热闹起来:打太极的,健身的,休闲散步的,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天山新村居民张祥斌是其中一员。“我刚...

渠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