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达城那些小摊小贩(二)

达州晚报 2021-12-29 15:01 大字

达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房屋建筑多是有屋檐的青瓦木板房相连,以一层的平房居多,也有两层的吊脚楼。翠屏路、珠市街、永丰路为数不多的几条街则是无屋檐的二至三层中西式结合楼房。临河房屋建筑多系吊脚楼,木柱支撑。兴隆街木板房屋倾斜,因穿斗结构相互拉扯,就是不倒,成为奇特景观。

那时,晾衣竹竿搁置在自家的屋檐下,天天挂满湿漉漉的衣裤。大人小孩都喜欢端着碗坐在自家的门槛上吃饭,边看街景边摆龙门阵。

老达城市井民俗街景:张家大黄狗和李家的大灰猫在对峙,陈家的媳妇踩了钱家小娃娃屙的粑粑,李婶当街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又在骂街,细娃儿在大街小巷“藏猫猫”。入夏,达城人在自家的街檐下搭床纳凉睡觉,有门板,竹编凉床,凉棍床。细娃儿听大人摆龙门阵,抱着枕头安然入睡,天亮醒来时,不知道自己好久又睡到了室内的床上。牛拉车是达城主要运输工具,大街上只见赶牛拉车人不断挥舞着响鞭吆喝,黄牛无动于衷,拖拉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喘着沉重的粗气,在大街小巷缓缓行驶,有时,牛拉车会发出刹车刺耳的尖叫声。那些戴着草帽的下力人拉着板板车(木架车)弓腰屈腿前行。车架用木料做成,两边装有两个比自行车轮要粗大一些的轮子,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拉车的站在车把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上攀绳,穿行于城里城外。更多的街景是那些贩卖各种小商品的小摊小贩,他们一路打着响器,一路吆喝,街头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卖油炸粳的阿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达城常见一个串走在大街小巷卖油炸粳阿婆佝偻的身影,脸满皱纹,头戴白医护帽,端着盛满了油炸粳的面盆,遮盖着白纱布,腰系白围裙,叫卖着“油炸——粳,油炸——粳……”她那沙哑的声音将“粳”字的尾音拖得特别柔长,充满了期盼。她和一个老爷爷相濡以沫,没有儿女,家住大西街一对石狮子街口老城墙下面。老爷爷身有残疾,在家负责制作油炸粳。老阿婆步履蹒跚,有些细娃儿跟在后面学着阿婆走路的姿态,唱着那时的童谣: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碾你脚,火车来了跑不脱。

油炸粳为达州城区季节性街摊风味小吃,多是萝卜丝油炸粳。将红萝卜洗净切成丝,用少许食盐略腌后,挤去水分,放入辣椒、花椒、葱花等拌匀。另用粳米(大米和少量的糯米)和冷水调成浆糊状,再用椭圆形的锅勺,底层铺满粉浆,放入萝卜丝,再用面浆封面,放入油锅煎成金黄色脱模即成,食时辣乎乎、麻乎乎、香乎乎的,外脆内软,美味可口。另有豌豆油炸粳,则是单一的豌豆清香硬脆味,无麻辣佐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炸粳锅边常围着我们这些刚放学的孩子。有零花钱的,拿出几毛钱,买了刚出锅的油炸粳,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烫得龇牙咧嘴直哈气。没钱买的只能羡慕着流口水。

油炸粳是一种糕点类小吃,达州人不叫糕,而叫粳。油炸粳的主要材料是红萝卜与粳米,粳米又称大米。可能,这是因粳米为主要材料而叫油炸“粳”的原因吧。“粳”,《新华字典》的法定读音念“jīng”。然而,在中国,农民及众多研究水稻的学者和专家长期以来一直读“gěng”。达州人也读“gěng”。前些年,国内水稻界186名专家,联名要求《新华字典》将现行“粳”(jīng)字读音修订为(gěng)。该观点获《新华字典》等国内语词工具书编纂方的认同,表示“粳”字读音并非不能改,但需通过调研再确定。

一个小小的街摊风味小吃,一个“糕”、“粳”之争,难究其所以,演绎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萝卜丝油炸粳不用白萝卜作原材料。因白萝卜肉质不及红萝卜紧密,口感绵软,也不及红萝卜嫩脆,有嚼感。油炸粳的经营因红萝卜生长期的原因,于9月下旬始,第二年4月中旬止。油炸粳制作技艺虽简单,但却是一个十分细心耐心的营生,特别是油温的掌握。难怪经营油炸粳的多是阿婆和大爷,鲜见年轻人。

中国许多地域经营萝卜丝油炸糕,但叫法五花八门。上海人叫油墩子,苏北称油端子,苏南叫萝卜丝饼,宁波称油饷,江西叫油炸果,福建上杭、山西大同、青海西宁则叫油炸糕。

其它地域经营的萝卜丝油炸糕,多用面粉、萝卜丝和鸡蛋等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色泽淡黄,酥嫩鲜香,但没有达州“粳米”萝卜丝油炸粳外脆内软的口感,也没麻辣风味,不足以勾起达州人的食欲。

现在,达城有些小巷还可见油炸粳小摊的身影,偶尔我也会买来尝尝,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想到卖油炸粳的老阿婆。今天,我的年龄与那时阿婆相仿,冬天在滨河路悠闲地晒太阳。如果阿婆能活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一定会与我一样,不再忧愁自己的生计,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摆茶水摊的周阿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上后街大北街口有一个茶水摊,撑着一把很大的油布伞,摊主是一个姓周的老阿婆,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童叟无欺。摊位是一个小方桌,铺一张塑料布,茶水用普通印花玻璃杯盛着,每只茶杯上面都有一小块方形的玻璃盖,用来挡灰尘和苍蝇。茶水多以老荫茶为主,大多是凉的,所以,又叫凉水摊。那些年物资匮乏,白糖紧张,有的茶水放有糖精,顾客喝饮时,周阿婆还用小细竹棍沾点薄荷水搅拌,喝在嘴里甜甜的,凉凉的,很受欢迎。茶水摊还附带卖南瓜子、葵瓜子或水果等。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正读中学,放学后爱逗留学校打篮球,有时与几个同学来到周阿婆茶水摊,要求多加点薄荷水,一口气连续喝饮好几杯,包中的钱不够,有些窘迫,周阿婆说,没关系,下次再给。

炎热的夏天,茶水摊生意特别好,过路的劳动人,一边用搭在脖子上毛巾擦汗,一边端起凉茶杯咕噜咕噜一饮而光。生津止渴,神清气爽,暑气全无。

现在,茶水摊早已消失,人们出门在外,口渴了想喝水,矿泉水满大街都是,随时可以购买,物美价廉,十分方便。但,我依然觉得天热最能解渴的,非凉茶水莫属,特别是周阿婆那加了薄荷水的老荫茶。

肉贩熊眼镜:肉贩指卖肉的小贩。熊眼镜大名记不得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高中毕业生,那时,达城没有大学,高中毕业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个头中等,平头,戴黑色框边眼镜,嘴唇有些厚,除冬天外,光膀上身,系围裙。身旁有一个大盅,茶泡得浓浓的,不时端起来深喝一口。他在大街摆一个三角形棚架,将猪肉用铁钩挂起来贩卖。刀法纯熟,一块100余斤重的半边猪,屠刀一挥,刀起肉落,仅几分钟,匀称的猪肉就整齐挂上了架。

熊眼镜卖肉嘴上一套手上一套:嘴上卖肉,妙语如珠,由你说来,总会有言子对接。手上卖肉,顾客要买多少,他一刀下去大致不差。所以,大家又叫他“熊一刀”。有人说,他割肉提刀先看人,有时,顾客割好肉后,临走时,熊眼镜会另割一小块肉,说是赠送,让你心生感激。其实,加上这块赠送的肉,总量也不会超过你需购的重量。

那时猪肉定量,凭票供应。有一天,一个10多岁小孩来买肉,肉票遗失,身上所有的包翻遍,急得哇哇直哭。熊眼镜从钱盒中拿出一张肉票说:“这是你的肉票,刚才已付给了我”。小孩破涕而笑。

每天上午11:00前熊眼镜卖完猪肉后,端上泡茶的大盅,走进小冷酒馆,要上二两白酒,天南地北侃起来。他在小酒馆尽摆屠夫名人故事:屠夫出身的樊哙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后成为西汉开国元勋;张飞当街卖肉,后来桃园三结义,成为蜀汉政权开国五虎上将之一。他常说自己,讲交情,懂感情: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他是我中学同学哥哥的同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结婚的时候,由我同学哥哥出面找他,送我10斤猪肉票。

提篮少年小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城常见一个少年提篮小贩,姓杨,手提宽大扁平的竹篮,装有香烟、花生、瓜子,他边走边喊“好香的瓜子啰!”那时,香烟可以按根贩卖,小杨会将火柴擦燃,给顾客点燃香烟。花生、瓜子用调羹勺计算贩卖。有的顾客只要一调羹勺瓜子,放在手中啃嗑。有的顾客一根香烟或一调羹瓜子钱也喊记账欠起。

小杨从小练就逢迎的笑容,弯弯的眉毛极具亲和力,在大街小巷贩卖,只要有人喊叫“小贩”,他会跑得飞快。他竹篮中常备毛巾,顾客购买瓜子时,他会送呈顾客手中擦拭。

小杨与我同年龄,没上学读书。他喜欢听评书艺人木华风说书,因此常在西门上说书的茶馆招徕生意。木华风说评书以长篇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有:《说唐》《说岳》《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每到休息时,小杨会帮忙沿桌收听书钱,还忙不迭地给木华风将烟点燃呈送。木华风见小杨乖巧,收其为徒。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说书故事因属“封建文化”而停止。小杨成为没有上过台的说书人。木华风去世时,小杨守灵三天。

后来,小杨以淘沙石,做石匠谋生。改革开放后,经营餐馆,达城不少厨师都是他的朋友,提篮小贩终成达州久负盛名的餐饮老板。

结束语:那个年代小摊小贩众多,随着城市的发展,生产技术进步,有些小摊小贩入店经营,有的则渐行渐远,成为满满的儿时回忆。

新闻推荐

首笔举报生态环境 违法行为奖励已兑现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邱霞)为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切实提升达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