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外南外北外达州市区为何独缺东外

四川日报 2021-11-11 06:47 大字

趣说 达州

在达州,市民习惯把中心城区的几个区块称之为市内、南外、西外和北外。市内,即老城区,三个“外”为城市新区。那么,为何独缺东外?

关于“外”的描述,早见于清朝嘉庆《达县志》。史料记载,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护卫城区安全,达州临时成立护城团,设团甲共八区,其中城内四区、城外四区。这种军事防御区的设置成为后来独具特色的镇的建制,当时东外区是存在的。

在民国初期,东外区的范围还包括后来南外镇和北外镇的部分区域。由于达州所处川东平行岭谷的地形,南北向的通道历来重要,历史上著名的子午道、米仓道一段即通过这里。彼时的东外区,所辖人口超过南外、西外、北外,加之扼交通要冲,为当时四大护城区之首。

到1938年,护城区划进行了调整,北外和东外合并成立东北乡。

达川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曹思危解释了合并的原因:当时,东外占据城的东北向,而北外则被“挤”到现今的西外北部、北外西北部等一带,离城较远又交通不便,合并东外、北外有利于整合城防资源。

进入上世纪50年代,达州各乡镇大规模重组。东北乡撤销,又分置北外乡和东外乡。此时的东外,辖区范围有所调整,其重要性大大降低。

到1956年,新一轮的乡镇合并,东外乡撤销并入南外乡,“东外”的历史就此结束,达州的行政建制中只剩下北外、南外和西外,形成如今市民的惯常称呼。何颜殊 李雪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整理

新闻推荐

工作“小切口”推动生活“大变化” 达州城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市城管执法局聚焦群众新期盼、盯准群众新需求,研究制定为民办实事项目...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