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联动 构建发展“新版图” 达川区第三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二
红色轻骑兵治理服务队伍
活力达川
达川城区一角
肩负新使命,迈向新征程!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市委“一核四带多点”等战略布局纵深推进,达川区作为达州主城区核心组团,发展方向更清晰、发展任务更明确、干事创业激情更加澎湃。
在新定位下,达川区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和自身资源禀赋谋划新思路?
达川区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坚持“奋进达川、先行示范”工作基调,突出“重塑产业、更新城市”首要任务,构建“一核两区六组团”战略布局,全面融入全市发展版图。
“一核”引领,撬动发展新动能。两区如何布局?
位于达川区南部的达川百马产业新区总体规划为“三园一城”,即达州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百马青创城,着力打造200亿级产业集群。目前精密电子连接器生产线项目、标准厂房三期等多个重点项目已入驻。
在达川区赵家镇石佛庙村,总投资15亿元的中陶建材产业园项目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检测、检验为一体的综合型陶瓷生产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服务基地,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
高效打造百马产业新区
达川区将紧扣全市“一核四带多点”区域创新发展布局,以更广视野、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达川区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全力优布局、调结构、强载体,打造经济提速、产业提质、活力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引擎;坚持抓特色、抓集群、抓龙头,推动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智能装备制造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攀升,做强工业发展主平台。
提速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制造强区”战略,彻底摆脱对煤炭、传统建材等产业的依赖。做大做强达州新型绿色建材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加速构建“新材料”300亿级、“智能制造”200亿级产业集群,确保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编制铁山产业新区规划,建成达石快速等基础设施。完善百马产业新区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打通“三纵六横” 骨干道路,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实施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发展。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引进培育绿色建材、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确保“十四五”期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其中新材料企业20家、智能制造企业10家以上。
同时,达川区将狠抓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对外开放引活水。融入开放合作大格局,深化与沿海沿江经济区交流合作,全线出击开拓“新通道”、牵好“左右手”、扩大“朋友圈”,力争更多事项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实施范围。
营造开放合作大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达川代办”政务服务效能,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益、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打响“奋进达川、投资热土”名片。
抢抓开放合作大招商。优化招商引资快速推进机制,加大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紧追不舍跟进支撑性引领性大项目、“专精特新”好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百亿项目招引“零突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亿元以上项目50个、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构建“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集聚”的项目方阵。
创新驱动强引擎。紧扣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建设百马青创城,突出“企业创新、青年创业”主题,搭建企业、科研中心、创业团队对接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攻关绿色建材、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技术。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造机制。实施“智汇达川”人才计划,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开展“院士(专家)入园”行动,吸引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带团队、项目、技术入园创新创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确保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0家以上。
高点规划铁山产业新区
市委作出创建国家高新区、新建达州经开区,打造两大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决策部署,在变局中开新局,这也给达川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达川区将打造上下游贯通、左右侧协同的产业集群,实现借力发展、借势提升;把握契机,推动产业西进,规划建设铁山产业新区,打造新的产业承接平台,强化创新驱动,重塑产业布局。
突出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推行“一区多园”模式,沿达石快速、绕城高速等交通动脉,布局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推进产业西进、城市西跨,努力培育支撑达川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源。
未来五年,达川区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产业实力大跃升。主要产业平台基本形成,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0%,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主要指标增速年年进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向全市“第一方阵”挺进。
——开放创新大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活力全面迸发。开放合作大幅提升,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5%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以上。
奋进达川,先行示范。在“一核两区六组团”新格局下的达川发展定能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微宣讲”走进小区楼栋
“未来五年,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还会不断提升……”
近日,达川区草街子社区恒大品城居民楼下,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娜正认真地向围坐在一起的居民宣讲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王娜从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小事说起,细数身边变化,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宣讲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中心城市,幸福托底,宜居为上’,报告中的这句话讲得实在太好了。”74岁的彭桂卓是土生土长的达川区人,见证了达川区的发展变迁,他接过王娜的话说:“以前,我们这一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园太少,停车也不方便,只有一个仙鹤游园,大家平时散个步、遛个弯儿,很打挤。前两年,区里建成了南坝公园,现在又在抓紧建设南坝片区的停车场,这些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这里住着越来越舒心。”
“不仅公园、停车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进了一大步,该有的都有了,社会治理的软环境也做得很好,现在出门就能见到‘红马甲’志愿服务者,社区干部服务意识也更强了,老百姓办事非常方便……”社区居民王明德抢着说道。
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达川区不断创新形式宣传党代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区)、院坝和楼栋开展“微宣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谈身边变化,赞颂发展成就,凝聚思想认识,鼓励干事创业热情,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桂丹倪 通讯员 吴爽
从“微”处着力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走进达川区杨柳街道文兴社区美嘉阳光景苑小区,“美景如画换新颜,嘉言懿行沁其间,阳关大道幸福路,光彩夺目春满园”的藏头诗格外引人注目;树荫下,三五成群的市民或围坐在长椅上聊着家常,或在广场上载歌载舞,或在健身器材上挥洒汗水……“现在小区环境变好了,院落更舒适了,住得更安全、舒心、方便了。没想到我们这样的老小区还能打造这样的好环境!”
怎样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位于达川城区核心腹地的杨柳街道,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针对辖区商贸物流聚集、商圈发展提速、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理多元等现状,着力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共建共治共享,从“微”处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便民服务“微改革” 提升行政运行效能
社区发展治理的难点在哪里?在于城市发展升级背景下社区的复杂性多样性。这需要充分结合社区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循因施策。
聚焦群众“不会办”、企业“需急办”问题,杨柳街道创新推出“杨柳帮办”便民服务,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设立综合服务窗口、企业服务专窗,“一站式”承接办理公共服务事项55项,代办涉企服务事项18项,协调区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下沉社区为企业开展集中受理办件。同时,对接“打工族”“上班族”“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办事需求,积极打造“580我帮您”热线平台、“红色轻骑兵”进小区院落、“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留言“三大品牌”,切实构建“预约办、延时办、上门办、应急办”四种便民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共代办事项800余件,帮助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32个,有力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和质效。
共享空间“微改造”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杨柳街道坚持以功能优先和居民感受为导向,按照群众活动空间、办公服务空间、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发展空间“三个三分之一”理念,亲民化改造党群服务中心6个,优化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公共空间功能布局,有效助力党群紧密联动。探索推行“1+N”共享模式,以社区阵地为中心,在广场、小区、院落等区域辐射建立共享书画室、共享工具箱、共享学堂等“共享空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小区活力。试点开展“社区规划师助力环境微更新”行动,针对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晾晒难、停车难等问题,升级打造了美佳阳光景苑、教育花园小区等一批老旧院落,通过塑造新的消费场景、生态场景、生活场景,推动实现城市有温度、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散步、院落可聊天。
综合治理“微改进”
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巷子内的窨井盖破损了,有安全隐患!”不久前,杨柳街道杨柳社区居民老王在小区微信群里说到。经邻居推荐,老王通过“红色轻骑兵治理服务队伍”平台,下午反映问题,第二天上午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这一切得益于该社区高标准打造的“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综合平台。该平台整合辖区监控探头270余个,将治安巡防延伸到背街小巷、居民楼宇,按照“专人管理、平台调度、现场调处”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处置重大事件和突出问题,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辖区”。该社区还建立“早中晚”民情调处机制,实行早收集、午梳理、晚会商,组建“红袖标”(党员志愿者等)、网格员、红色轻骑兵治理服务队伍,及时发现并调处问题,必要时协同区级职能部门、街道办、驻区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动治理,有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杨柳街道先后获得“信访四无单位”“政法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文/图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邱霞
新闻推荐
抓实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 市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海涵)10月25日下午,达州市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应...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