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法”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达州日报 2021-09-23 08:51 大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达州高新区分局工作人员为群众上门服务。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只有项目落地生根开花,才有可能成长为新动能。

影响项目落地的因素很多,“服务”便是其中之一。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达州高新区分局(以下简称高新分局)巧用“加减法”,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进一步对不动产登记工作提质增效,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减 审批方式做减法 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高新分局政务服务窗口,达州国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拿到了西控清洁能源(气体发动机)装备达州产业园项目的《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如今,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许可证,用时不到2个工作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达州国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以前申请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需要分别准备申请办理证件的相关资料,且每项申办事项的审批法定时限均在30个工作日内,两个证件则是60个工作日。

用时变化的背后,是政策制度的变化。2019年12月,该局出台了《关于推进实施产业项目管理“投资承诺+格式审批+‘三评’监管”机制创新示范的实施方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多规合一,多证合一”,简化办理用地规划和工程规划许可程序。

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核发》,都只需提供一套资料,并行办理,并将法定审批时间压缩90%以上,申请材料精简60%以上。

除此之外,该局还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审批机制。针对企业在基本审批

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形式合法的前提下,对非关键性材料缺少或者存在瑕疵的情况,允许申请人在作出补正承诺后,启动容缺审批机制,先行受理、先行审核,帮助企业尽早取得主体资格,尽快投产经营。

据统计,自机构改革以来,该局共为“年产200万立方米环保型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等23个项目企业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和工程规划许可,其中容缺审批项目20个,企业满意度达100%。

加 暖心服务做加法 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感谢你们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9月13日,86岁的谭俊卿对高新分局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谭俊卿目前定居南充,为此他想卖掉位于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凤凰大道东延线的房子。据了解,谭俊卿的房屋为安置房,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办理不动产权证,目前无法交易。因谭俊卿房屋所属的安置小区已被达州高新区纳入了历史遗留问题整治范围,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情况并多部门协调后,且在老人一再要求要亲自前来办理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待他回到达州后,次日便上门为之办理相关业务。

不动产登记书办理的时限是5天。在完成相关产权手续办理后,考虑到谭俊卿要返回南充,高新分局工作人员通过邮寄的方式,将不动产登记证发放到了他手中。

按规定,在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时,须本人亲自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申请办理,但这给老弱病残的群众带来很大不便。为破解这一难题,高新分局把群众的需求当作大事,积极探索人性化服务模式,合理调整工作人员,在不影响中心窗口正常工作的同时推出了“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邮寄办服务”模式,使特殊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手续。

目前,高新分局政务服务窗口“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模式已实现常态化。今年以来,已有10余次上门为特殊人群办理业务,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地化解老、弱、病、残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把温暖送到了群众心里,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姣 王灿然

新闻推荐

露天矿山重披“绿装”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彭小懿见习记者符艳)9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达川区麻柳镇葫芦乡的烂泥沟灰石厂,沿着蜿蜒的...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