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高新区:用科技创新激活追赶跨越“动力源”

达州新报 2021-02-09 00:30 大字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紧密围绕全市“6+3"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依托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谋划发展“4+1"主导产业,系统构建了以高性能纤维新材料为特色、电子信息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2+1"产业发展体系,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思路,推进了园区集群成链发展。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累计入驻企业650余家,其中工业企业246家、规上企业67家,签约项目118个,投资总额1178.98亿元,产业集聚发展之势已基本形成,质量效益实现稳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紧盯高新产业 夯实发展基础

“无中生有"规划面积达6000余亩的玄武岩纤维产业园,“优中育优"规划面积4160亩的秦巴智谷园区,“做大做强"规划6平方公里的堰坝总部新城……

经历数十载沧桑巨变,达州高新区从传统工业园区蝶变而来,并于2019年10月成为达州市唯一一个省级高新区。眼下,为实现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达州高新区坚持“1354"转型发展思路,高举“高"“新"两面大旗,持续做大做强、招大引强。

依托玄纤研究院和原丝企业,加快玄纤制品生产研发,打造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及制品生产研发基地“中国纤谷"。以正威、瓮福为龙头,打造食品级、电子级等磷基新材料产业链,建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延链发展玖源化工30吨碳酸二甲酯中间体及下游高分子化工材料,加快培育壮大上海快思瑞膨胀微球和中节能反光材料,建设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加快南国印染生物质纤维、再生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纺织材料布局,构建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的全产业链。

以华川专用车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特种车;以金恒机械、精玖旺重工为基础,补链引进汽车发动机缸体铸造、汽车底盘等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新达泵阀、川鼓集团为中心,深化与省机械研究院的院企合作,大力发展高效双吸离心泵、磁悬浮风机等高技术流体机械新产品。引进发展重载码垛机器人、移动机械臂等工业设备制造企业,发展探测识别、智能安防、系统集成等多控制技术。

抢抓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机遇,迎合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趋势,谋划布局阳极氧化、电解着色、电源适配器等特色园区,吸引集成芯片、智能终端金属件、LED制品配件等产业链关联企业,实现链条企业群体式入驻。同时,加快长田、堰坝、阁幺、“双临"等新区开发和城市经营,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会展、教育、医疗、康养等现代服务业。

全面开放合作 喜迎八方来客

达州高新区作为“主城三区"之一,东邻南城片区,北连西城片区及马踏洞片区,西接铁山森林公园,南通规划高铁、机场,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

借力打力高新区很擅长。达州高新区抢抓高铁站、铁水空联运站场、海关、综合保税区等建设机遇,积极引进各类进出口外贸企业,加大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引进和培育,积极推动“达州造"优势产品走出去,并着手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物流平台和专业市场,推动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跨区域产业转移、科技转接,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着力提升口岸集聚、辐射和服务川渝陕内陆地区的能力,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口岸开放体系。

除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外,达州高新区还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不断增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的链接能力,积极打造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研发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深度加强与川渝陕结合部其余“六市三区"园区建立协同发展“共同体",促进联动协同、错位协同、开放协同,推动科技成果向达州转化。

达州高新区还不断创新产业招商形式,持续实施“1141"招商攻坚行动,紧盯三类“500"强企业,加强达州的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的推介力度。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活动,推动“达商回引"工程,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开展专题招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0年以来,达州高新区新引进投资企业47家、签约项目50个、投资总额551.78亿元,较2019年和2018年全年招引总额分别增长128.2%、265.9%,项目数量和引资总量居全市第一。

达州高新区还将深度实施“双大双强"战略,同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招大强链、引缺建链、育优延链为思路,持续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3户、50亿元以上企业8户、10亿元以上企业20户,新培育“四上一新"企业200户,新登记法人企业2000户,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打造城市名片 建产城融合标杆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2020年12月3日,香港铜锣湾集团正式在达州高新区启动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对李家嘴片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的达州铜锣湾商业文旅综合体。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惊人。做强产业功能后,达州高新区着力补齐生活短板,围绕城市规模“建设双300"目标,坚持“产业+城市"“园区+社区"融合发展理念,通过建设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生活超市、银行柜台、电信营业厅、职工食堂、休闲广场等生活配套设施,打造集综合政务、管理咨询、物业管理、金融财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3.0版产业功能区,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集中承载地和展示区。

产城融合不能只有社区的考虑,对于交通、公园、学校等硬件设施建设都要有前瞻性的思考。

达州高新区以组群式理念策划功能区发展方向和主体定位,加快火烽山、大尖子山、梨树坪、阁幺文旅小镇“两山一湖一镇"城市景区升级,加快长田科创新区、堰坝总部新城、城市康养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搭建高铁、机场、高速便捷出行网络,切实降低长距离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资源要素集约节约水平,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居宜商度。

目前,达州高新区中坝大桥、营达高速L连接线建设步入“快车道";长田科创城、“运动医疗大健康+"综合体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年出让土地684亩,收入4.6亿元;蓝润、阳光已开盘预售,堰坝总部新城一期11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动工;布局建设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10分钟生活圈"“10分钟教育圈"“10分钟康养圈"雏形初现。

除此之外,达州高新区还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城市街巷、道路交通、应急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把数字与城市紧密结合,让智能智慧成为常态,构建景区化、景观化、人文化生产生活品质体系,建成“智汇新城"。

(达州高新区)

新闻推荐

达州市人大代表豪情满怀报到参会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姣)扫健康码、测量体温、签字报到、领取资料……2月5日上午,伴着明媚的春光,参加市四届人大六...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