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缘分

达州日报 2021-01-09 09:44 大字

小记者采访街头市民

小记者采访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小记者走进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小记者采访校园足球赛组委会工作人员

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曾娅兰老师接受小记者采访

小记者致敬抗疫英雄

·通川区第七小学新锦学校四(1)班小记者/李可人·

《校园周刊》20岁了,我也马上满10岁了。大了我整整十岁的这份报纸,说来我们的缘分还不浅呢!

关于《校园周刊》以前的故事,都是从爸爸那里零星听来的。爸爸那时刚到达州读书不久,经常向《校园周刊》投稿,在报社编辑老师的热心辅导下,很多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后来还在报社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了30多位同学成立了小记者站,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据爸爸讲,那一年他还被评为了“《校园周刊》优秀小记者”,写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还在达州市诗歌大赛中得了一等奖。这几年,爸爸还时不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真是让我羡慕不已!

我听着爸爸的故事慢慢长大,爸爸经常给我念优秀的文章,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有少年百科知识报的,有各种杂志上的,但更多的还是《校园周刊》上的。在潜移默化中,我也渐渐地开始喜欢看报纸了,有对各地学校工作情况的报道,有小记者对热点新闻的采访报道,丰富的栏目浸润着编辑老师的辛劳付出,但我最爱看的还是作文,教师节和春节等各类节日专题、暑假寒假等假期生活专题、春夏秋冬等季节写景专题、描写身边的同学朋友类的写人专题,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写法,让我学习了很多写作文的方法,老师很多次给我的日记和作文打了高分。疫情期间,爸爸把我的一些作文打成电子文档,发给了《校园周刊》的编辑老师,不久就在《校园周刊》刊登出来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发表作文,拿到印着我作文的报纸和稿费后,我兴奋了好久。后来我又陆续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作文,班上几位同学的作文也竞相在《校园周刊》刊登了。今年学校组织新增一批小记者,我第一时间报名,并顺利通过学校考核,成为了《校园周刊》的一名小记者。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也要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社会的善良,还要不断歌颂祖国日益强大的伟大辉煌!

可敬的《校园周刊》,在各类新媒体大受欢迎的时代,您默默无闻地潜心耕耘,遍布达州广袤的城市和乡村每一所学校,点亮了无数少年的心,激发了无数少年对美好的无限向往,也让无数的少年不断奋进努力,去更广阔的世界翱翔。

新闻推荐

刘津源的华丽蜕变

他是90后,初出茅庐却不断学习,走出去,全国各地学习提升拓展视野;请进来,高端技术人才、专家高薪聘请。精进技术,引进人才,抓住经...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