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夜色和美颜

达州晚报 2021-01-08 11:48 大字

巴山大峡谷雪景 寇军 摄

宾宾有理赵宾,女,1970年生,网名“凿冰煮雪”。通川区中医院内科医生,曾经的文青一枚。从医20余年,感悟颇多,常思述之与人,言之不尽泄于笔端。把自己所想所思所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快乐,分担忧伤。

人们总是对得不到的,心怀向往、念念不忘。想当年,北方出生的父亲,一心要逃离冰天雪地的寒冷,最后如愿以偿,在达州定了居。到了我和儿子这辈,我分外羡慕大雪纷飞,举目世间白茫茫一片的美景,儿子羡慕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然而达州的雪实在稀罕,记忆中少有的几次下雪,不过薄薄一层,勉强覆盖着高低不平的丘陵城市,但这足以让达州人民兴奋。只要看见下雪,人们便赶紧往高处、往远处走,只有山巅郊外,人迹稀少处才有可能欣赏到来不及消融的雪。

有年冬天,儿子上小学,达州难得下了一场雪,如果用现在满意度调查打分方法,雪和大雪之间是1-10分,这场雪大概可以评4分。孩子小时候,家长总是想让他们多亲近自然,我便给儿子请假,带他往凤凰山顶,希望看到未被踩踏过的雪景。

儿子自小循规蹈矩,跟着我上山,嘴里嘟囔会不会被老师批评。到半山腰发现父母带孩子上山的很多,须到更高更远处。路上听到有个孩子问妈妈:你到底给老师请假没?我于是安慰儿子,瞧,不止是我们才溜出来,课回去妈给你补,雪化了就不晓得要等好多年。

和儿子终于寻到一处还未被旁人破坏的田地,巴掌厚的雪,薄被一样铺在上面,毛绒绒软绵绵的样子,间或支楞出几根枯草,让你猜测下面生长着什么植物。田边几棵树上挂满雪花,线条和轮廓便优美起来,一摇晃簌簌往下掉,孩子高兴得不得了。

儿子的目的是堆个雪人,但是这雪量实在有限,我拿出准备好的袋子收集。《红楼梦》里,妙玉收集梅花上的雪,埋在地里5年,夏天才拿出来泡茶,连黛玉都未能分辨得出,被妙玉抢白“大俗人”。想这雪融化后的水是怎样品味,文人雅士争相煮雪烹茶。

我小心收集最上面一层干净的雪,儿子粗鲁地、尽可能多地薅下面的雪。然后发现雪覆盖下的田地里,没有农作物,全是半枯的乱草,湿漉漉七倒八歪,脚一踩满地泥泞,天上没有继续降落的雪花,原形毕露的田地甚是荒凉丑陋。

儿子收集的雪,和着许多杂质,早已失去了蓬松洁白,变得硬乎乎脏兮兮,我以为那是儿子污染了雪的纯净。然而我仔细收集的雪,放在干净盆里,融化后水底依然有很多黑色杂质。其实,雪花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漂浮的尘粒上凝结成冰,降落的过程中继续吸附。所以雪花虽然晶莹剔透、精致美丽,但融化的雪水却并不适合饮用。

有次自驾旅游,途径一个小县城,天色已晚便住了下来。晚上沿河边走走,见五彩霓虹勾勒出房屋桥面的轮廓,映在水中,亦幻亦真的美妙。滨河路不宽,灯光恰到好处的幽暗,路边一些树和花台,间或几张长椅,很是静谧优雅。吃惊一个毫不知名的小县城,可以这样美。

天明准备离开,再看:河水浑浊,漂浮着些垃圾,房屋和桥梁都已陈旧,路面较多破损,树和花台积着灰尘,长椅的漆已经斑驳。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颜值和昨日夜间所见,天壤云泥。奉劝年轻人首次约会,千万不要选择晚上,夜色可以掩盖太多真实。

听年轻人聊天,一个刚拍完婚纱照,说那婚纱好脏好旧,但拍摄出来却高档飘逸、圣洁美丽;另一个正好照了古装艺术照,说那些头饰项链都是些塑料做的,平白送人都戴不出去,然而拍摄出来的效果,却精致漂亮,一如名媛贵妇的珠围翠绕,价值不菲。

无端想起一次晚会,一位女歌手的红色晚礼服亮光闪闪,舞台上很是惊艳。所有人上台致谢,刚好站在她后面,忍不住想笑,晚礼服太不合身,在裸露的后背上,用别针、线头横七竖八固定。当然舞台效果是达到了,拍摄出来的片子,光彩照人。

细想,为什么雪景和夜色,千百年来招文人墨客喜爱?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修饰性。大雪纷飞覆盖山川大地,不管凹凸不平、污浊陈旧,都被掩盖,剩一片纯净的素白;夜的作用更强大,黑夜笼罩下各种物体模糊不清,然而配上明暗闪烁的彩色灯光,所有的物体便朦胧浪漫起来。所以雪景和夜色的美,是因为它们修饰了一部分缺陷。

这像极了手机的美颜功能,不用化妆,白皙水嫩、红润光滑,还分几个级别供选择。那么多人明知美颜照、艺术照不真实,为什么都还是喜欢,况且,谁不喜欢比真实的自己更漂亮?所以别较真,这世上没有完美,一部分真实,一部分修饰,眼里看着美丽便好。

新闻推荐

石桥古镇有支“老年健身队”

“走在街头马路上,看见一个姑娘走前方,长长的头发披肩膀,苗条身材走起路来晃呀晃……"近日清晨,在达...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