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挚友--《达州晚报》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即将迎来《达州晚报》20周年生日,翻出珍藏已久发黄的《达州晚报》创刊号,真是思绪万千,难以忘怀。
回忆起我与《达州晚报》的情缘还得从创刊号说起。记得那是2001年1月1日上午,一位好友打来电话称,他从一位朋友手中获得了一份《达州晚报》创刊号,知道我在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数十年,对报刊有深厚的感情,并喜爱收藏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报刊,所以便通知我到老车坝附近去取报。我放下电话,立马赶到约定地点,接过留有淡淡油墨余香的《达州晚报》创刊号真是爱不释手,站在路边便细细品味起来。十几分钟后,妻子女儿到来,便一起前往工商银行取钱,准备更换家中过时的电器。在银行排号座位上,两位穿着整洁,面容慈善的老年夫妇见我手中的《达州晚报》创刊号后喜出望外,声称借看一会儿。取钱后,我们匆匆离开,中午在父母家团聚时才想起被遗忘在银行的晚报。顿时,我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心情极其不爽,犹如父母丢失了亲生的孩子,用餐时也闷闷不乐。“吃饭吃饭,一张报纸算啥嘛?新年大吉开心点。”母亲不断劝慰我。当父辈兄妹们还沉醉在交杯畅饮中,我便悄悄离席赶往取钱的银行去寻报。
“放心,报还在。”一位银行的美女称,她是大堂经理,看报的老俩口离开时将报交给她代为保管,还向我表示了歉意。拿回失而复得的《达州晚报》创刊号,我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回到父母家,我又重新入席开怀畅饮,并边吃边看报。一版有总编辑刘秀品撰写的“新世纪让我们同行”的发刊词,有“市长深夜亲临报社祝贺”与“六万盆鲜花扮靓达城”的新闻,其它版面有“囯内囯际新闻”“本地新闻”“市民热线”“体育新闻”“法制经纬”“特稿连载”“医疗保健”等。
“《达州晚报》还真是一张内容丰富、可读性强而又亲民的好报,我们也订一份。”在家人传看中弟妹们声称,《达州晚报》的创刊是达州市民久盼的福音。从此,我家便与《达州晚报》结缘,在多次搬家处理旧家电、旧家具、旧报刊时,唯独《达州晚报》创刊号一直珍藏在我身边。
2014年初,退休后的我,因为热爱写作和摄影,有幸成为了《达州晚报》社区记者中的一员,为了学会上网,晚报李斌副总编还在办公室亲手教我从邮箱发稿,王爱民副总编与总编室主任郝良老师也常给予我指导、鼓励与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我采写的稿件也频频在《达州晚报》上刊发。
2018年2月5日上午,我正感冒输液,突然接到一位朋友电话称,下午有一位成都来达州的美女要穿婚纱到达州监狱向一位警官求婚,获知消息后,觉得新闻点子很不错,并决定前往采访,在家人强烈反对中我中断输液,带着相机前往采访地。当天寒雾弥漫冷气袭人,为了暖身,我不断地来回运动,一小时后才见美女身穿婚纱手捧玫瑰,与好友们打着横幅前来向相恋9年的同学求婚。在热烈的掌声、祝福与欢呼声中我看到了年轻人爱的力量,也感动不已。采访回家后,我带着39度的高烧写好稿件送到编辑部,在家人陪伴下又重新返回医院挂上吊瓶。第二天,晚报以《成都美女拉横幅穿婚纱空降达州 向警察小哥哥求婚》为题,刊登在要闻版上。《达州日报》新媒体同日刊用后,也在当年省评中获奖。至今,我已在晚报上刊发了大小稿件数百篇。
《达州晚报》以它独特的魅力早已深入达州市民的心中,人看人爱。在达城中心广场阅报栏前,一位姓尹的八旬老人,双耳失聪并患有高血压,他没用手机更不会上网,唯一的爱好便是每天从南城来中心广场读报抄报。家住何家巷的王大爷,由于有眼疾,戴400度的老光镜也只能看清报上的大标题,于是,他每天拿着放大镜在阅报栏上看新闻。“我们特别喜爱看晚报,晚报新闻多见报快,副刊能陶冶情操,专刊又能学到不少知识!”采访中,两位老人声称,每天在中心广场看晚报是他们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家居外地的女儿在当地给我买了一套新住房,并多次催促我过去与她们同住,但都被我婉言谢绝,因为达州是我土生土长的家乡,有难舍的至亲好友,更有感情深重、有着20年缘分的《达州晚报》。□赵明阳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弋记者谭别林)昨(3)日,记者从达州市通川区委政法委获悉,为切实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