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达州晚报》的美好相遇

达州晚报 2020-11-30 16:12 大字

《达州晚报》创刊快20年了。20年来,它从稚嫩、青涩到成熟、稳重,一步步坚定走来,用丰富的内容和完美的品质带给市民无数温暖和慰藉。而我与《达州晚报》的美好相遇却始于两年前。虽然短暂,但它于我,除了阅读享受外,还有引领和鼓舞,让我的心灵从庸俗芜杂慢慢走向阳光和美好,这真是一份幸福快乐的收获。

两年前,我应聘到一家公司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上班第一天,走进办公室第一眼就看到报架栏上的《达州晚报》。中午吃罢午饭,我急切地取来细细阅读。不曾想,小小的一份报纸竟有包罗万象的丰富内容,而且充满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大概是报上消息大都来自本市,所以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感觉格外温馨亲切。此后,只要门卫大叔送来报纸,我都在空闲时间仔细浏览阅读。

2018年5月,细心的我发现《达州晚报》改版了。最让人欣喜的是副刊版面的大幅增加,给我这个从小爱好文学的人摆出了一道文化大餐。这个栏目每天都会刊发精美的文学作品,我一有空就认真研读。渐渐地,我发现那些文章所描写的山山水水、亲戚邻居、思想感悟等跟我的生活非常相像、接近,记忆深处的某些美好记忆不由被强烈地唤醒。印象最深的是读散文《一件真事》,那个得了老年痴呆症的乡村教师唐富义,脑海里什么都没留下,除了他的学校他的学生。文章虽未写一件有关唐老师执教的事情,也没一句煽情的语言,但读罢之后,唐老师奉献教育事业的高大形象却巍然屹立于眼前。那一刻,我的眼前也浮现出了我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我的特别爱护突然让我也有了提笔书写的冲动。很久以后,我终于用手中的笔对心中一直感念不已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写下了我的感激之情,并发表在报刊上,算是用另一种方式报答班主任老师当年对我的关爱吧。

真正让我产生写作冲动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午后。彼时,我独自一人呆呆地坐在办公室,百无聊赖地翻看着《达州晚报》。突发奇想,我何不提笔写下我的生活记忆、抒发我的人生感悟?不求成名成家,只为倾述和表达。于是提笔而书,洋洋洒洒,好不痛快。写完后发朋友圈、QQ空间,引来一片赞叹。后来,一有空闲我就信笔涂鸦,久而久之,便想投稿,便想在报刊一角露脸。大抵每一个写作者,都想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与心灵相通的人分享,我也不例外。我虔诚地用工作笔记本抄下晚报投稿邮箱,郑重地种下了一颗关于书写和表达的文学梦种子。那之后,我一有空就写,关于童年的趣事乐事,关于工作上的困惑和前途的迷茫,不断地写,然后就不断地投给那个邮箱。接下来的日子,生活里就生出一丝丝期许和等待。

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发表文章是很艰难的事情。我投了很多稿子,皆石沉大海。我以为邮箱错了,又将报纸找出来仔细核对,发现没错。久写不发表,心里难免有淡淡的挫折感。但我不想放弃,便海量阅读各种文学书籍,又参加县作协的各种采风活动,与身边文友交流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一头扎进去,竟然发现文学的天地如此辽阔和深远。

去年仲春的一个下午,我正在户外游玩。突然晚报副刊主编和我联系:“你写的《老人与家》很有烟火气息,仔细修改后再发给我。”我连连说好,急忙跑回家打开电脑,按照编辑要求认真修改。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达州晚报》2019年3月26日第9版“生活”栏目。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被印成铅字的文章。第二天拿到报纸,忍不住看了又看,又沾沾自喜地将报纸送给公司领导、同事“欣赏”。我将报纸小心地收藏起来,一有空就拿出来端详;每每看着自己的名字,眼眶都会润湿。后来,便是更加勤奋地阅读和写作,虽然见诸各大报刊的数量不多,但人却变得充实、美好起来。

如今,读书、写文已成生活的一部分,与那些如音符般美妙的文字亦产生了如知音般的共鸣。我沉浸在别人的文字和自己的书写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回想起来,所有这些快乐的美好的感受,都是因为《达州晚报》的牵引。如果没有与《达州晚报》的美好相遇,我想,现在的生活也许依然是庸常和百无聊赖吧。

明年是《达州晚报》创刊20周年,这是一个喜庆的时刻,也是一个令人怀想与祝福的时刻。作为一个受益于《达州晚报》的忠实读者和写作者,我衷心祝愿《达州晚报》更加成熟、完美,甚至卓尔不群,带给市民朋友更多快乐和美好的阅读体验,让更多热爱生活和文学的朋友在《达州晚报》的引领下心生快乐,走向美好。□陈德琴

新闻推荐

蘸满乡愁的晚报

喜欢上涂鸦文字这个业余爱好的时间,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那时,我在家务农,常常杵在地头握住锄头把子把玩。到了夜晚,坐在家里...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