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也能拍到珍稀鸟类! 这群老人用镜头展现绿色家园
魏兴镇友谊村的红嘴蓝鹊(刘世荣 摄)
魏兴镇友谊村的红嘴蓝鹊(刘世荣 摄)
仙鹤路上的翠鸟(彭成荣 摄)
仙鹤路岸边的白鹭(彭成荣 摄)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样和谐美丽的自然画面不仅只存在诗中,在达州也能观赏到。近年来,随着达州市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一座座城市(滨水湿地)公园相继建成。如今的达城推窗见绿、移步皆景,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野生鸟类栖息。17日,记者跟随市摄影家协会的一群鸟类摄影“发烧友”去寻找那些生活在城区的鸟儿。
拍摄鸟类往往在一瞬间
三脚架、长枪短炮、迷彩服……当记者来到塔沱湿地公园时,市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专委会的6位会员正扛着设备在州河边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他们都是鸟类摄影的“发烧友”,年龄普遍超过60岁,常年与各种珍稀的野生鸟类打交道,致力于用镜头捕捉鸟儿最灵动的一刻。他们拍摄的不少照片都成为达州野生鸟类保护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他们来说,拍摄鸟是一种发现美、记录美的方式,欣赏好照片是一种美的享受。
生态摄影专委会主任刘世荣今年69岁,已经投身于鸟类拍摄十余年。从爱鸟、观鸟到拍鸟,他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爱好过程。刘世荣从小就喜欢鸟,几十年前达州生态环境很好,能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鸟,那些色彩艳丽、姿态优美的鸟儿让他着了迷。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记忆中的鸟儿难觅踪影。从那之后,他便拿起相机开始了寻鸟、拍鸟之旅,退休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空,他就和朋友扛着长枪短炮出现在达州的山林里、州河边。
然而捕捉鸟儿精彩的瞬间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像素强大、价格昂贵的专业相机,还需要长途跋涉,蹲守几天都拍不到好照片也是常事。并且鸟儿从降落、停留到起飞往往只有几秒钟时间,错过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拍到了。
刘世荣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和朋友耗时数月,辗转雷音铺、铁山、凤凰山等地,直到今年2月在魏兴镇友谊村才拍到了心心念念的红嘴蓝鹊。“这种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笼鸟,颜色艳丽十分好看,并且在达州难以寻见,能够一次拍到6只令我们欢呼。”刘世荣笑着说。
达城野生鸟类明显增多
回想起这些年拍鸟的经历,刘世荣最大的感受是野生鸟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野生鸟类对栖息地的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它们喜欢流动、洁净的水面,并且有足够的食物,周围还要有成片的树林。”刘世荣回忆,以前达城符合野生鸟类栖息条件的地方不多,所以很难在城市里见到野生鸟类。这几年随着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园林绿化的提升,野生鸟类在达城的栖息范围不断扩大,市区各个公园都能看到野生鸟类的踪影。即使是地处闹市区的人民公园,偶尔也能看到几只小黄鹂在嬉戏、觅食。
如今,达城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有了明显增加。酒红朱雀、红嘴鸥、黑翅长脚鹬、白鹭、翠鸟、相思鸟、太阳鸟等珍稀鸟类纷纷被这群专业鸟类摄影家在塔沱湿地公园的河岸边、凤凰山的山林里、四川文理学院的荷塘中、江湾城的绿地旁、仙鹤路的行道树间发现。他们在十余年间拍摄了150余种野生鸟类,其中珍稀鸟类近30种。
用镜头展现绿色家园
这群摄影家在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开杰的带领下,走南闯北,深入全国多地的山林河岸间,寻找那些与自然共存、如精灵般的美丽鸟儿。他们中有腿脚残疾、用三脚架做支撑爬山寻鸟的彭成荣老人;有把拍鸟当做一种享受的周开伦;也有在凤凰山抓拍到酒红朱雀后喜悦得像个孩子的何渠华;还有坚持拍摄鸟类十余年的刘世荣。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5岁,不少已近古稀,但为了心中那份对鸟儿的情感,从不喊苦喊累。
据李开杰介绍,在摄影艺术中,近几年开始盛行“生态摄影”。2019年元月,达州市摄影家协会正式组建了“生态摄影专业委员会”,用“大炮拍鸟”来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目前,达州市扛着“大炮”的摄影人已有近百人。在李开杰看来,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生物的生存环境离不开人们的呵护。
“在这些年拍鸟的过程中,广大摄影人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崇尚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摄影成为激励我们珍爱家园,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催化剂。”李开杰表示,拍摄鸟类一方面是宣传达州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呼吁市民共同爱护环境,保护野生鸟类,保护达城这座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 张海涵
新闻推荐
“福音广场”变停车场妨碍市民休闲健身 社区:将在广场入口安装隔离柱
“市政府把福音巷的一个空坝打造成休闲广场,目的是为了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但有些人却把广场当成免费停车场,车辆占据了原本...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