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班长 61岁的学霸 比学生更年轻的教师夫妇 老年大学里夕阳正红

达州晚报 2019-03-22 12:36 大字

“今天我们先教新课,然后再复习,方便那些想要去接孙子孙女的……”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达城西胜街的市老年大学,这群大多当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老年学员们,学有所得,学用结合,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变得年轻了许多。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名学员和老师,通过他们一览老年大学的多姿多彩。

年纪最大的老班长

74岁的周玉兰站在台上带领大家做热身运动,脸上的笑容也随着舞动的双手展开。

周玉兰在老年大学已经上了近17年的课了,最开始学音乐、学民族舞,而交谊舞是她依然坚持每年都来报名学习的项目。“大家选我当了班长,我觉得既然当了班长就要好好带班上的同学一起跳。”说完周玉兰不好意思地笑起来,“虽然一直有一颗想跳舞的心,但是因为工作的时候太忙,退休了才找到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是一个好班长哦,基本每天还都要带我们跳舞。”周玉兰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周玉兰的左手严重受伤无法用力,也坚持和他们一起跳。今年,她还叫上了她近80岁的丈夫一起来上交谊舞课。

交谊舞每周二和周四才有课,但班上的学生除了周日,每天早上都会相约中心广场,一起复习老师上节课教的课。“上了老年大学,我不只学会了跳舞,还结交了很多朋友。”

从不会到参加表演的“学霸”

“以前中阮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说这句话的是61岁的闫华。低头看着琴弦,手指娴熟地在琴弦上拨动,一曲欢乐的《新春乐》让人情不自禁想跟着哼唱。

怎么也不会想到,6年前的闫华只喜欢体育运动,连中阮是什么也不知道。“我退休了就来老年大学,想学一门乐器。”在老师的推荐下,闫华开始接触中阮。

从对乐理的一无所知到对每首音乐节奏的掌握,学习乐器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轻松。“刚开始特别苦,感觉自己像幼儿园的学生学奥数。”虽然每周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课,她每天下来却至少要花两个多小时来练习。

6年前报名学习中阮有三十多个人,但是最后坚持下来的却只有几个人。幸福的花朵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6年时间的坚持,闫华弹得越来越熟练,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进入了达州的巴山民乐团。“民乐团里很多都是文工团退休的专业人士,我能进去和他们一起演出真的是一份莫大的荣誉。”

对闫华来说,在老年大学里的时光也让退休后的她找到了退休后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以前春天的时候,我们都是上山拍照打麻将,现在大家都把自己的乐器带上,一起去山上弹琴。”

比学生还年轻的教师夫妇

在学校里,老师一般都比学生的年纪大。但在老年大学里,老师面对的却多是年纪比老师还大的学生。

63岁的张莉在老年大学里已上了近8年的课,她在一堆学生里算是年轻的了,如果不是她上课时讲得头头是道,还真分不清教室里哪位是老师。

从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退下来后,张莉就被聘请到老年大学的课堂。“老年大学里的学生要听话些,不会在上课时说话。”张莉一边笑一边说,但即使学生是一张白纸,对乐理乐谱什么都不懂,她仍会对他们充满信心,严格要求。“很多人都是‘学霸’,只要有不懂的,都会在微信上问,还会录视频来,问我有没有错。”

张莉不只是一名阮和琵琶老师,还和丈夫岳廷超在指导老年大学的民乐团。“我们虽然两点开始上课,但大家1点半就会来,调试乐器。”张莉告诉记者,民乐团需要每个学员默契的配合,丈夫在前面指挥时,她就会在旁边仔细听每个学员演奏的节奏,并时不时提出意见,每到新年,他们还会带上一些学员去表演。

□本报记者 姚丹

新闻推荐

邓建平 :一个“新闻老兵”的画家梦

达州新闻界,或者说在广播电视行业,他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他是一名资深“新闻老兵",亲身经历了达州广播电视台的...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