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该怎么做大做强 达州日报社2019年副刊座谈会发言实录

达州日报 2019-01-11 10:47 大字

座谈会现场

窗外数九寒天,屋内温暖如春。1月7日下午,长期关注、关心和支持报社副刊的文友应邀做客达州日报社,参加2019年副刊座谈会。

一杯清茶忆往昔、话未来。达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何南观对报社副刊几十年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回顾、总结。与会的达州知名作家、诗人、文史工作者们深情回忆起初涉文坛,和报社副刊结缘的暖心事,并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达州日报社副刊将成为报纸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要致力于发现培养文艺新人,繁荣巴渠文艺事业。”会上,达州日报社党委委员、总编辑李清要求日报《巴山夜雨》、晚报《凤凰山》副刊仔细梳理嘉宾们的意见建议,把报社副刊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办响名气。

现将发言摘录如下(按发言先后排序):

龙懋勤:我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歌就刊登在《通川日报》(今《达州日报》)上,和报社多年的感情难以割舍。虽然我大部分时间在外地,但是只要一回达州,我就会在邮局买一份《达州晚报》来看。希望两张报纸今后能刊登更多接地气的稿件,办报水平更上一层楼。

曹文润:我是一名喜欢从事报纸副刊稿件创作的本土作家,自然对这两张达州本土的报纸充满感情。受新的传播方式的影响,目前纸媒不再像以前一样耀眼,但是报纸肯定具有存在价值,我将继续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上为读者写关于达州的故事。

朱全森:长期读报的人,一般都喜欢看和文化、历史有关的内容。达州日报社副刊应该更多地刊登一些反映本地民风、民俗以及和本地有关的历史,这些都是在网络上找不到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东西。如何办好《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副刊?我们不妨把目光放远一点,把文学创作的范围拉大一点,将一些达州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新闻,写成文艺作品刊登在副刊上,既吸引读者,又能成为多年之后研究达州本土历史的珍贵史料。

朱映铮:传媒格局正在发生巨变,纸媒也正面临一股寒潮,这就要求我们的报人在办报过程中严选稿件,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报纸副刊,那就是要多讲故事、善于讲故事。希望《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开设一个讲小故事的栏目,让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在上面讲身边的故事、自己的故事,一展所长。

蒋兴强:我当过记者和编辑,和达州日报社也打了35年的交道。《达州日报》《达州晚报》的副刊可以说是我们达州本土作家的摇篮,在达州文学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友们要珍惜这两张报纸,珍惜现在对新闻有感情、对文学有追求的读者,创作出更接地气的作品,为后继的年轻作家作出表率。

廖晓伟:当年,我第一次给达州日报投稿,心情是忐忑的。如今,我依然把我最好的作品优先送到报社,就是希望达州日报社能将副刊办成具有达州当地特色的一道文化小吃,将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报社副刊今后在选用稿件上,胆子再大一些、活跃一些,允许作者的笔更灵动、更自由,将达州日报社副刊变成读者的乐园、作家的摇篮。

王崇地:首先感谢报社这么多年对我的帮助。希望报社副刊多刊发一些达州本地或和达州有关的文艺作品,并通过报社副刊这个大平台来挖掘一些文学新人。也许很多新人的作品现在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的副刊编辑要多一份包容之心,多修改一下新人的作品然后刊登,也许将来,就会成就一名作家或诗人。

伍成勇:我是达高中的一名语文老师,闲暇之余喜欢给达州日报社副刊写稿,上过头条,但也被退过稿。在教学上,我是鼓励学生们阅读《达州日报》《达州晚报》的,也常常拿出我在报纸上刊发的文章,让他们阅读、讨论。读报是孩子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大阅读量的重要途径。

邓高:希望达州日报社副刊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我个人建议可以多用为达州发展献计献策的稿子,比如国家、省、市涉及达州发展蓝图的规划,或者对政治、经济、历史进行精细化的解读。接下来,我会发挥自己在地方志方面的专长,为副刊添点砖加点瓦。

赵宾:我是通川区红旗医院的一名医生,日常工作中可谓见过太多的生死。在两年前,我开始涉足文学,想把一些故事写出来。这两年,《达州晚报》副刊给予我太多的鼓励,还开设了《宾宾有理》专栏,让我坚定地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接下来,我将继续加强自身文学的修养,笔耕不辍。同时,我也提个小小的建议,希望晚报副刊把字号调大一点。

符纯云: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报纸副刊,就希望副刊能有更多的变化。此次《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副刊的改版可以说是相当成功,希望两报副刊继续做大做强,保持这样的气质。同时,也希望报纸广告尽量不要刊载在副刊的版面上。

林佐成:我在开江教的很多学生,都因为在你们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受到鼓励,并一直坚持创作,现在有人都已经出版了诗集、散文集。感谢报社这些年对开江作家群体的培养以及对我文字作品的认可。此次日报副刊改版,我是认同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商业广告占用了太多副刊版面,希望以后能减少这样的情况。

范希江:文学作品是笔下生花,修志纂典是惜墨如金。我多年从事地方志、年鉴的编纂工作,不大会写文学作品。但是《达州日报》《达州晚报》一直是我收集地方志内容的重要刊物。这些年看纸质报的人少了,阅读电子书、电子报的人多了,希望报社在这方面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希望报社副刊能多刊登一些和达州地名故事有关的内容,我手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也乐意向你们提供。

宋小武:这几年我一直忙于写作,对报纸关注甚少,但是我深知报纸副刊和文学副刊有区别。报纸提倡政治家办报,报纸副刊既要讲政治也要有智慧,要对政治红线有把控。这两年,报社副刊在当前班子的带领下,能取得如此的成绩着实不易。在此,我提一点意见,报纸副刊在满足中老年人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多地争取青少年的关注,因为他们才是祖国的未来、文学的将来。建议报社副刊开设“读书”栏目,提倡全民阅读,营造读书氛围。

龚兢业:《达州日报》副刊此次改版可谓非常成功,不管是从内容的深度、人文情怀还是版面颜值上,可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提三点建议:一是报纸副刊要更加重视品牌建设;二是报纸副刊要更多关注达州文化建设;三是报纸副刊要重视文娱创作,对重大的文化节点和时间,进行关注。

□本报记者 龚俊 整理

新闻推荐

年末将至 当心信用卡积分到期清零

年关将至,休整了一个元旦假期后,看到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积分兑换活动时,不少人才想起已经翻了年,自己信用卡积分可能已经在元旦...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