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贫困群众的相处之道
十月中旬的一个早晨,我从办公室开车到镇上去开会,碰到廖坤玉和他幺儿媳妇背个背篼往山下走,就喊他们上车。一上车,廖坤玉高兴地跟我说,她上电视了,是邻居们看到的。
我知道那是今年8月2号,区电视台党建之声栏目录制的节目,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选树致富带头人。廖坤玉是前年脱贫的贫困户,而且是残疾人,种养殖搞得很不错,所以电视台特意采访了她。
金刚村有56户贫困户,因大病和残疾致贫的就有20户,廖坤玉就是其中之一。18年前,在一次劳动中她的右手意外受伤,食指和中指切除,肢体残疾4级。
说起廖坤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一次贫困户评议会上,她的儿子和儿媳妇闹着要当贫困户,矛头直指村干部。其他几个村民也跟着起哄,乱成一团。眼看会开不下去了,廖坤玉站出来制止说,她家不符合政策,争那个贫困户干啥,她不想当。政策再好,好吃懒做发不了家,要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挣才安心,说完她把她儿子拉了回去。那一次后,我感觉她是一个勤劳、明事理、有志气的人。
廖坤玉68岁,他丈夫何永清75岁,儿女都分家立户,孙子辈都长大成人在上班挣钱。我劝她,两个人养头猪,种点菜,喂几只鸡鸭够吃就行了。廖坤玉很“顽固”地说,现在还动得,就多存点钱,儿女都有一家大小,负担重,万一有个生疮害病,要自己拿得出来才行。
给贫困户规划脱贫措施时,我给她规划种植自家的两亩田,养一头牛,养两头肥猪,养十几只鸡鸭生蛋,这样就够了。可到第二季度检查规划落实进度的时候,她种了4亩水稻,4亩玉米,一亩油菜,喂了4头肥猪,已经卖了两头,鸡鸭养了七八十只,还养了5头牛,其中还有一头种公牛。
8月份电视台来采访的时候,她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卖了3头牛,有18000块钱,4头肥猪卖了8000多块,卖鸡蛋卖鸭子有2000多块钱,玉米4000多斤,稻谷估计也有4000多斤……
一个周末,村里唐书记给我打电话,说廖坤玉把煤矿复耕的土地种上了苞谷,群众意见大,他们说不通,叫我一起去处理一下。了解情况后,我找到廖坤玉,她带我去复耕现场看了,就在她的屋后,约2分面积的土地,玉米都开始拔节了。村干部说复耕的土地属于集体,个人不得私自占有,要她把玉米苗扯了,归还集体。
进去廖坤玉屋里坐下后,我不跟她说土地的权属问题,也不跟她讲政策,因为玉米已经种上了,不可能毁了,那是很多汗水换来的收成。就算土地归了集体,暂时也是闲着,做不了什么。
于是我开始跟她拉家常,聊农活,距离拉近后,最后我说,今年种上了就管好,明年少种点。明年村里打算发展农家乐,要用这块地建一个停车场。
“周书记放心,只要修停车场,我不种就是,送给村里。”我话还没说完,廖坤玉就表态。
每次从她家门前路过,我都习惯性的要瞅一眼,一阵犬吠,引得篱笆里的鸭子嘎嘎乱叫,打着转,挤成一团。三五只老母鸡,朝树林里飞去,不见踪影。
“周书记,记到到我家来耍哟,我捡得松菌,你来了我杀只鸡来炖。”临下车,廖坤玉叫我到村里一定去她家吃饭,还让我存上了她的新的手机号码。
达川区总工会驻金刚村第一书记 周建权
新闻推荐
“何老汉状告子女不给赡养费的案子要开庭了,赶紧去村委办公楼前现场看一看哟!”11月7日,通川区人民法院到梓桐镇英龙村公开审理何老汉诉被告万甲、万乙、万丙、何某某赡养纠纷一案,梓桐镇英龙村和临...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