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达川区建立社会救助大平台 进一家门,解所有难:39项社会救助事项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达州日报 2017-10-27 19:49 大字

[摘要]进一家门,解所有难:39项社会救助事项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达川区赵家镇社会救助大平台窗口工作人员正在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

“过去,我申请住房租赁补贴,要跑六七个单位签字盖章,脚板都跑大哟!现在好了,区上建立了社会救助大平台,我们只需将相关申请材料交到办事处救助窗口,再也不跑任何单位和部门,补贴就直接打到我银行卡上了,真的很省心!”近日,在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前,刚刚办完住房租赁补贴申请手续的该街道办店子梁社区居民冯杰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今年6月底,达川区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网络大平台,将全区12个救助职能部门的39项社会救助事项统一纳入区“社会救助大平台”办理。仅3个月时间,全区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共受理办结救助事项26500余件,发放救助资金1263万元。

整合资源

39项社会救助事项实现“一门受理”

2013年7月,达川区建立并实施了《十大民生救助制度》,至今辖区共有42万人(户)次困难群众受益,发放救助资金1.14亿元。虽然“十大民生救助制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这些救助种类仅为民政和残联的救助事项,其他司法、教育、住建、人社、卫计等多个部门的救助事项没有有效整合。因此,辖区一些困难群众在申请“十大民生救助”之外的救助时,不知道找谁办、哪里办、怎么办,跑了不少“冤枉路”。同时还存在一些救助事项救助程序繁琐、救助审批时间过长,有的还存在多头救助、重复救助的现象。为进一步从制度上健全、规范、完善救助措施,实现社会救助高效、阳光、精准、全面、廉洁,达川区在“十大民生救助制度”成功实施基础上拓展,创新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大平台,由区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

在救助条件、救助标准、救助主体不变的情况下,达川区将涉及社会救助审批业务的民政、惠民帮扶中心、司法、教育、住建、人社、卫计、工会、残联、红十字会、团委、妇联等12个救助职能部门,涉及的低保、特困、法律援助等39项救助事项进行资源整合,纳入区社会救助大平台网络统一办理,救助申请人通过一项救助事项的申请,即可享受到全方位的救助服务,让社会救助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

该区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社会救助大平台”救助办理窗口,所有社会救助事项由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统一办理,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完成信息核对、审核和审批,再由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公布救助结果。

网上审批 

基层干部群众不再跑“冤枉路”

“过去,我几乎每月都要到区民政局报送低保、特困等救助调查审批资料,有时路上遇到堵车,赶拢时已经下班,还得等到第二天又去交,有的还要到多个部门核对信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日,达川区麻柳镇民政干部胡天奎感慨地说,“如今好了,区上建起了社会救助大平台,我们乡镇负责救助方面的工作人员不再为跑区级部门办事发愁了,只要将救助对象的申请资料上传到区社会救助大平台系统上就可以了,能腾出大量时间抓其他服务工作。”

达川区社会救助大平台建立实施后,辖区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只需在所在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提出书面申请,提供相关的救助申请所需资料,不需要再到任何单位和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初步审核后用高拍仪将救助申请材料拍下,通过社会救助大平台网络传入区惠民帮扶中心。惠民帮扶中心收到救助对象申请资料后,信息核对办便通过平台系统请求相关部门(全区共有27个信息核对部门)对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信息核对情况反馈回信息核对办,信息核对办通过各部门反馈的信息自动生成救助评分,并提出救助方案。相关救助部门根据救助处理方案及时给予救助,并将救助信息直接反馈到乡镇(街道)救助窗口。乡镇(街道)负责救助工作的人员不需要再跑相关部门报资料、核对信息。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太婆误将5000元现金投入火中 中行员工4小时“复原”4750元

接过新钞,陈婆婆很开心本报讯10月18日,中国银行达州分行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为市民兑换残钞4750元,受到消防官兵和市民的高度赞赏。近日,家住达川区翠屏街道火峰山村的陈婆婆遇见一件糟心事。她在清理废...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