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法治通川 动能强劲——达州市通川区“四轮齐驱”依法治区动力强劲

四川法制报 2016-03-25 23:43 大字

法治文艺巡回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扩大了普法宣传效应

李江 记者 谭别林 文/图

自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达州市通川区紧紧围绕省委“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部署和市委“让良好的法治环境成为达州加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标,以实施“四域突破”推进依法治市“十大行动”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理,让法治成为该区推进“双核双带六区”战略实施的法治保障。2015年,该区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表彰为“法治示范区”,并在近日成功通过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区)的考核验收。

以“三大主体”为统揽

夯实依法治理基石

该区始终坚持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三大主体”作为依法治区的核心来抓。

一是依法执政常态推进。修改完善区委工作规则和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落实党务公开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健全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机制,提高监督制约效能。建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会前学法形成常态。

二是依法行政务实推进。坚持和完善法律顾问团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责任追究机制,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重大项目推进消极作为问责等制度规定。落实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271项。严格规范执法,整合资源联动执法,实行执法调查、审核、决定“三项分离”。

三是公正司法强力推进。大力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平台”建设,2015年网上公开裁判文书2217件次;加快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不断强化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启动失信人员黑名单制,2015年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案件823件1089人次;创新推行简易案件一天立案、七天审理、七天执行的“177”工作制和轻微刑事案件受理后1小时确定承办人、批捕两天内审结、公诉八天内审结的“128”工作法。

以“四域突破”为抓手

破解依法治理瓶颈

该区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十大行动”的主体框架下,立足区情,突出抓好基层自治、乱象纠治、信访整治、环境施治,实现“四域突破”。

一是基层自治取得突破。充分发挥村(居)规民约在社会单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大事一起干、小事有人办、好坏大家判”的方式,稳步推进小区(楼院)自治,形成了共选“代言人”、共守“君子约”、共商集体事、共解心头怨、共筑邻里情的“凰城五共自治”经验和“建组织、定章程、抓共建、聚人心”的四合院12字自治规范,真正实现矛盾在源头化解、问题在基层解决。

二是乱象纠治取得突破。以群众投诉多、安全隐患大、影响重大项目建设等“两违”建筑为整治重点,加大对违规强包强揽工程和“两违”建设等工程建设领域乱象的纠治力度。2015年,该区立案查处“两违”案件26件,发出责令停工、限期改正、限期拆除等行政处罚文书90余份,处理涉及非法阻工和“两违”建设的村组干部13名,有效保证了重大项目顺利推进,遏制了“两违”建设蔓延。

三是信访整治取得突破。进一步规范信访受理渠道、办理程序和上访接访行为,引导信访人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切实纠正上访人员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错误认识和行为。抓实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办结省委巡视组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293件、进京非访专项案件4件、国家投诉中心交办信访案件5件,办结率达100%。

四是环境施治取得突破。大力实施城乡环境“五治”工程,着力规范整治城乡容貌秩序,持续加大对“垃圾乱扔、摊点乱摆、广告乱设、车辆乱停、行人乱穿”等不文明现象的常态、持续、依法治理力度。截至2015年底,发出责令整改通知430余份,整治规范商家(摊位)1600余家(个),对整改缓慢、推诿扯皮、履职不到位的13名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以“法律七进”为载体

深化依法治理路径

创新分行业、分系统、分领域深化法治宣传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

一是不断丰富宣传载体。综合运用展板、橱窗、报纸、电视、广场LED、楼宇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法治宣传载体,在报刊、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党政网分别设立“法治通川”专栏,开通手机法治宣传短信平台,印制法治宣传手册,形成了平面媒体、影音媒体和网络媒体多维互动、立体普法的宣传态势。

二是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组建“法治讲师团”、“法律明白人”、法治文艺宣传队等宣传团体,大力开展“万场法治宣讲”、“法治进乡村”和“三官一员一律进基层”等普法活动,构建“社会、家庭、自我”加“学校、乡村、社区”等的“3+X”法治教育格局。强化“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执法、司法等部门(单位)开展法治宣传,组织政法干警和专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乡村、社区、企业等举办宣讲报告和专题讲座500余场。

三是不断扩大宣传阵地。加强公共场所固定法治教育阵地建设,依托神剑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以“法之魂”为主题的法治文化公园;在国道210线打造10公里的道旗“法治文化一条街(路)”,在高速公路主要节点设置大型法治宣传牌,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宣传小区(楼院)、大道、大桥、校园、乡镇、社区、景点等法治宣传阵地21个,在全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以示范创建为引领

巩固依法治理成效

该区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基层特色亮点,着力构建抓点示范、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拓片促面、整体推进的依法治理工作格局。

一是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扎实推进机关、学校、乡镇(街道)、村(社区)、单位、企业(国有、民营)、寺庙、重点工程领域等八大示范创建活动,在巩固提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创建标准,持续深化示范创建工作,新创建法治示范点48个。在验收新示范点的同时,对已有的示范点开展回头验收,实行动态管理、退位摘牌、末位约谈。

二是挖掘基层治理亮点。大力引导、积极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治理经验。西办红旗路社区推行社区与单位、网格、小区、物业、商铺“五方”整体联动,推进“施治”与“自治”并行、“法治”与“德治”并重的“五联四治”依法治理工作经验,实现了辖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表彰为“依法治社区示范社区”;朝办龙泉社区和四川文理学院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享优质资源、共育法治人才、共普法律知识,有序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新闻推荐

让法治阳光洒遍社区——记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曹家梁社区党委书记蒋开翠

蒋开翠(中)向辖区居民宣传《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本报记者谭别林文/图全省优秀社区工作者、达州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先进个人、达川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翻开蒋开翠的履历,荣誉满满...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