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别让“扶或不扶”撕裂社会公德

资阳日报 2015-09-20 20:23 大字

■ 本报评论员 冯余冬   

笔者曾就达州老人讹人事件写过一篇雁城评论,表达了“互相关爱、守望相助,汇聚点点滴滴的善举,我们的社会就会逐渐变得温暖起来”的美好愿望。不曾想到的是,近两年时间过去了,笔者又忍不住重提“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话题。这回,刺激神经的是最近频频出现的相关新闻。

近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小袁“扶老太疑被讹”事件一波三折,持续发酵。先是9月8日晚她发微博称,自己扶了一个摔倒的老太,结果被老太家属赖上了,由于关键监控视频缺失,无法自证清白,寻求目击证人给一个公道。后有网友@任梵僮出来作证,证明小袁没有撞倒老人。正当人们以为这又是一起老人讹人事件时,剧情却出现了反转。9月15日,与老人同村的几名村民(包括亲戚)出来作证:袁某曾经道歉,并承认撞了人,但立即引起网友质疑:证人跟老人什么关系?而当地公安局也称,已经有初步调查结果,真相将浮出水面。

无独有偶。河南电视台报道,最近王老太收到了一张来自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的传票,有人状告她年仅16岁的孙子小李在今年1月26日撞倒一位老太太,被对方索赔25万元。王老太希望通过寻找当日的目击证人来证明孩子的清白。仅过了一天,《郑州晚报》9月17日报道说,当地交警称,“现场人员几乎全部作证说老人是被撞倒的”。

几乎同样的事件、几乎同样的剧情,引发了网友和舆论的极大关注,都期待“真相”尽快“浮出水面”:到底是老人讹人还是肇事者逃避责任?

真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此类频发事件对人们敏感神经的冲击,是其背后对“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发出的诘问。它拷问的不仅仅是人性,更是当下社会风气和社会公德。事实上,人们对“扶或不扶”的纠结,正在撕裂社会的公德。

现实生活充满了悖论。一方面,我们一直在大力表彰见义勇为的义行善举,倡导人们弘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不遗余力地传播社会正能量,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但另一方面,面对坑蒙拐骗层出不穷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又弥漫着猜忌防范、互不信任的风气。成人之间自不必说,学校和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开始播撒不信任的种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跟陌生人走”,等等。在这样的氛围里,“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就不简单是个力气和技术活,而是道德良心与害怕被讹的纠结,是“想扶又怕扶”的公德分裂。而且,这样的纠结与分裂已经产生了不良的恶果,“自贡老人不慎摔倒,围观群众无人敢扶”,“内江八旬老人路边摔倒无人理,巡逻城管将其扶起”等“无人扶”的报道最近频繁出现。更极端的例子是,“开封老人雨天摔倒,无人扶起后身亡”,令人感慨唏嘘,也引发了巨大争议。

需要指出的是,导致“扶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人们善行义举动机的恶意揣测。臭名昭著的彭宇案,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法官断案依据就是揣测:“不是你撞了老人,你怎么会去扶她呢?”这几乎成了后来老人讹人事件中好心人被质疑的标准用语。“不是你撞的,为何要打120?为何不一走了之?”大学生小袁就遭到老太家属这样质疑:“如果不是小袁撞的,那当时为何陪老人来医院,又为何垫付2000元医疗费?”当助人为乐都需要给出一个高尚完美理由的时候,那“扶不起”的就不单单是摔倒的老人,还有我们的社会风气、我们的社会公德。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毫无疑问,当然要扶。毕竟,社会需要向善向上向好的力量。但要真正“扶得起”,轻飘飘说几句“只要大家心存善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法律不能缺位,守护公正正义,还行善者以清白,让讹人者得到惩处,使肇事者难逃责任,撕裂的公德才能愈合,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荔舞艺术学校7作品获奖

本报讯日前,达州荔舞飞扬艺术学校200余学生赴成都参加了四川省第六届“星光灿烂”舞蹈大赛,荣获金奖7个,其《特殊电话》获特殊金奖,《蓝色舞影》、《时间之光》、《红是红啊绿是绿》等6个作品获金奖...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