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法医辞职与底线守护

达州晚报 2013-08-20 15:12 大字

·时言平·

近日,中国首席女法医王雪梅在网上发表声明辞职,并同时宣布坚决退出中国法医学会,其称“对中国法医队伍现状非常失望,甚至是绝望”。

(8月19日《达州晚报》)

虽然声明发出后,王雪梅并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和确认,做出此举的原因和目的也尚不明朗。但这封辞职声明却掀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涛。除了她对“马跃案”的质疑,引发公众对此案真相的再度讨论和拷问,更多的舆论,则对她守卫良知和底线的举动表示肯定和赞美。

个体卑劣频现以及愈发极致化的演绎,冲击着整个社会的底线,焦虑的民意亦因此被逼向绝望的边缘。“强者愈粗,弱者愈鄙”,《中国周刊》今年的4月号,曾以鲜明的主题词在封面上,将这个时代定义为“粗鄙时代”。对此,该刊总编辑朱学东如斯阐释:录食耳以粗鄙为荣,是一种暴发户心态,流氓无产者心态。普遍的粗鄙化,将自外于文明社会,也无法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

同俗自媚于众,在混沌中苟且,似乎已经成为价值失守时代的默契选择。每个个体的卑劣与丑态被公众目光聚焦,总能够大言不惭地归因于制度和环境。比如贪腐官员,站在被告席上,不少都能自圆其说地将堕落归咎于官场生态的污浊;比如过度执法的城管,不少暴戾都归咎于制度不善孕育的平庸之恶;比如冷漠的市民,面对弱者无力的呐喊,总能找到一种借口让自己置身事外……面对底线失守,整个社会都在质问:这个社会会好吗?但越来越少有人去拷问自己的灵魂。这,恐怕正是整个社会粗鄙气息蔓延的根源之一。

诚然,大多罪恶和卑劣的产生,往往都有制度归因,都有得以发育的社会土壤。但这些罪恶和卑劣、堕落和沦陷,亦不可忽视人性底线的式微甚至泯灭。

也许,你无法抗拒卑劣和粗鄙,但你可以坚守底线做好自己,这正是首席女法医王雪梅辞职行为及其声明传递的价值和意义。无法抵抗恶,但你有选择不做恶、不苟且、不帮凶的自由,这样的抵抗方式表面上看上去消极,但它终究也是一种抵抗。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是对信仰的忠诚,是价值的笃定。“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拒绝被世界所改变”,在粗鄙和污浊中,缺少的,或正是这种“自我”。与其说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遗世独立,倒不如说,这是以笃定的价值和信仰,抗拒庸俗和浊流,为明天留存一颗纯净的种子。

社会是否失守,要看人性、信仰和价值的底线是否被突破。贪官层出不穷、城管街头施暴、校长性侵幼女、民警摔伤婴儿、法官嫖宿失足妇女……类似的底线失守成为社会的阵痛和文明的创伤。也许,他们的卑劣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失望,但希望依然存在生活并热爱在这个时代、这片土地的每个人身上。而要让希望燃烧不致熄灭,不仅需要“这个社会会好吗”的旁观式追问,需要“我为这个社会变好做些什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更重要的是,应该自省:身处卑劣和粗鄙的环境中,我们能否坚守良知和底线,不要成为自己反对和厌恶的人。

新闻推荐

达州博物馆 迎来暑期学生潮 小学生居多

小学生居多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