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达州搬运行业的

达州晚报 2013-03-02 15:41 大字

一架板板车、一顶旧草帽、一根浸透汗水的毛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搬运工人曾经是活跃在达城的一道独特风景,从新达的水泵到日常所需的面粉、米、面,全靠搬运工人肩挑背磨。到了80年代,吊装行业初露端倪,但依然以“板板车”、“老虎车”、“蹦蹦车”为主,即便立一根电桩,也需要三四十个人进行“蚂蚁式”的大搬家。

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繁荣,吊装行业随着运输业、城市开发、招商工程项目的发展而蓬勃发展起来,尤其伴随达州打造中国天然气化工基地和西部交通枢纽的步伐,大型工程不断开工建设,达州的吊装行业也迎来了全现代化的春天。

板板车时代

“那个时候,每天流的汗水可以用桶来计算。”61岁的潘传凡1971年参工后,在位于达城南门口达县搬运一社从事搬运工作,据他回忆,当时搬运一社的搬运工人分成钢铁排、粮站队和三八队,钢铁排主要负责搬运新达的水泵以及一些工厂的设备等;粮站队则搬运面粉、米、白糖之类的商品;三八队的搬运工都是女性,她们搬运的主要是百货、五金类的小商品。

一架板板车最多的时候可以拉运1000多斤的商品,碰到上坡路的时候,通常得3个人推,“下坡的时候,简直就是捏着一把汗。”潘传凡说,当时没有任何吊装机械作业,全靠肩挑臂抬人工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整日汗流浃背,劳动强度非常大,惟一的机械化就是“板板车”了。七十年代中叶,达州火车站(当时叫达县火车站)通车后,原达县地区才出现了两台5吨吊车,寸脚还是用手工摇,不像现在是液压的;改革开放后,虽然汽车逐渐多起来了,但吊装行业仍然以“板板车”、“老虎车”、“蹦蹦车”为主,吊装还是要靠肩挑臂抬人工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电力行业最常规的立电杆作业,通常也是三四十个人“蚂蚁式”的大搬家,耗一整天也就立个三五根,根本谈不上机械吊装作业。

半机械化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入90年代初,达州开始有了第一台8吨液压吊车,汽车运输也蓬勃发展起来,各种运输公司开始出现,物流、人流增加,但上下车及短距离、场内作业仍然要靠“板板车”、“老虎车”、“蹦蹦车”。潘传凡回忆,有一次,一辆压路机在磐石通往柏树乡的路段坠落悬崖,他们十多个人靠绞磨和滑轮,花了近20个小时,才将压路机“弄”上来,“如果是现在,只要两三个小时就行了。”

渐渐的,条件好的单位开始逐步配备吊车作业,随后各种型号的吊车(包括5吨、8吨、12吨、16吨、20吨、25吨、50吨)开始出现在达州吊装市场,达州吊装业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潘传凡所在的达县搬运一社也开始实行半机械化作业,他也从搬运工到辅助工、调度,最后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当上了吊装车队的队长,成了机械化作业的领头羊。

现代化时代

跨入21世纪,吊装行业开始彻底改变人工作业时代,尤其是伴随达州打造中国天然气化工基地和西部交通枢纽的步伐,达州大型工程不断开工建设,对大型吊装机械的需求也提高到新的高度。但当时由于达州只有小吨位吊车,很多工地急需大型吊车,施工单位无奈高价从成渝租赁大吊车供施工使用,即耽搁时间又增加了建设成本。

2005年,搬运一社改制,潘传凡顺应潮流成立了聚鑫吊装公司,他的吊车队曾经搭建过79米高的铁塔电杆,承担过石油行业的搬、迁、安、钻机4井次,最深一次达6000米以上,并全程参与了化工园区的多项大型工程。潘传凡表示,达州的吊装行业已逐步融入了物流及工程建设,吊装业要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就要车型多样化、操作规范化、信息网络化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为达州新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刘艳·

新闻推荐

规范达州城区户外牌

达州城区大部分商铺门面的广告牌匾设立规范,内容健康良好,干净整洁。但仍有部分广告牌匾陈旧、大小不一,且数量太多,影响市容。“满大街都是广告牌,把路都挡完了,影响视线影响心情!”许多市民感叹。委员...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达州搬运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