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山槽的民谣

达州日报 2019-09-27 09:12 大字

落山槽,大巴山南麓插旗山下一个三面环峦的小凹塆,隶属开江县普安镇落山槽村,也是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那里的山,虽不伟岸,但也挺拔;那里的水,虽不浩淼,却也滋润;那里的人民,虽不个个俊朗,但人人勤劳纯真。多少年来,世世代代的落山槽人用智慧与汗水披星戴月,战天斗地,创造了落山槽的美丽。农耕时代,由于土地蓄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技术不发达,农业生产量低质劣。遇到旱年涝月,村民们生活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过得十分惨淡。于是就有了流行于落山槽的民谣:养女莫嫁落山槽,一碗米要煮十二瓜瓢,一吹一个泡,一喝一个漕。胀饱肚子闪断腰,一泡尿后就偏偏倒,日子硬是糟。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落山槽的山山水水。沉寂了多年的落山槽也迎来了欣欣向荣的美好时光,村民们捞衣扎裤,生产热情分外高涨。我的一位堂叔刚从甘肃省平凉县当兵转业回到老家,他说,“1980年正月十五刚过,为了改善分给我家的三分豌豆地的土质和肥力,我和我父亲两人硬是将生产队平时堆集牛粪的那堆土,一挑一挑地挑往豌豆地里,挑了整整两天,肩膀都磨起了血泡。那三分薄地至少增厚了一锄深的肥土。当年先种了一季春洋芋,后又种植包谷,那个产量哟,硬是乐死个人吔。”

搞农业当然辛苦,要赶农时、抢天气,锄挖犁耙,肩挑背磨。但农民不愁力,不怕苦,所以越做越有劲。一时间,整个落山槽的山川河塘,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没到两三年,全村基本上都解决了吃饭问题,彻底杜绝了讨口要饭的不光彩现象。那时,村民间流行新的民谣:改革开放落山槽,人勤春来早。迎着日头栽包谷,背着月亮种水稻,日子硬是好。出门放牛羊,进屋逗鸡跳。再去圈里看肥猪,搂着老婆哈哈笑。

如今,落山槽依旧是千百年来那个落山槽,那些山头、山堡、河沟、岩坎等没增没减,但如今变得更加葱郁和富饶。比如尖顶山和天台寺,由于山高土薄,过去只是零星种植一些耐旱的土烟、花生、豌豆、胡豆,产量低,收益少。而今流转给四川省天源橄榄公司后,种植了近三千亩油橄榄,目前正逐渐挂果。村民们不仅可以从公司得到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到公司的基地打工挣钱,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收入。近两年来,村民将房前屋后的零星竹木砍伐了,全部种植了银杏树,这些树长到一定时候既可出售,也可卖果,足不出户,就可以挣钱。

近年来,落山槽全村已修建通村公路18.8公里,通到每家每户;全村98%的农户建了房,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和宽带,很多家庭有了小车、摩托车,出行方便快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于是,村民们又编出了新民谣歌唱生活:落山槽,落山槽,山欢水也笑。橄榄栽满山,银杏把屋包;林下牛羊戏画眉,鹅追公鸭嘎嘎叫,美女是村嫂。

□刘春风

新闻推荐

开江县住建局举办业务大讲堂

本报讯9月6日,开江县住建局住建业务大讲堂在该局三楼会议室举行开班仪式。机关全体职工与局属单位领导干部共计80余人参加...

开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开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