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放贷信息 窃取他人钱财 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 □蒲远芳/讲述 陈军 本报记者 戴静文/整理

达州日报 2019-04-05 10:01 大字

坐在电脑前,随时了解世界上发生的最新信息,还可便捷购物、预定车票……现在的网络为市民们的生活提供了太多的便利,但如果不能有效甄别隐藏在网络中的真假信息,很有可能上当受骗。我在开江县人民检察院任职期间经手了一起典型的由网上贷款信息引发的骗局。

2014年3月31日,市民陈某从互联网看到这样一则贷款广告:缺钱?贷款一百万无需担保。这对正准备做生意,却苦于缺乏本钱的陈某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让人心动的广告语使陈某很快就点进了北京融和信业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站。向工作人员咨询后,陈某随即向该网站提交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码,以及贷款十万元额度等信息。

仅仅几分钟,贷款公司的人员向陈某打来了电话,要求新办理工商银行卡并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此外还需预存一万元,对方称是为了保证陈某具有还款能力。不久对方又要求陈某通过该贷款公司发来的网址支付20元贷款工本费。该网址显示,需要输入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此时在网络一端的陈某,没有核实公司真假,就对贷款公司人员的话一一照办,一步步落入对方的圈套。

输入银行卡相关信息后,对方再次打来电话,称工本费没有支付成功,还要陈某告知动态密码。动态密码是网上付款的口令,也是个人用户最关键的信息,当陈某毫不犹豫地发过去时为时已晚。“叮……您的工商银行账户已支出9990元。”看见转账短信的陈某顿时懵了,这才向公安机关报警。

陈某卡内的钱是如何被瞬间转走的呢?我对案件进行了梳理。犯罪嫌疑人李军、李辉是湖南人,既没有工作,也没有任何发放贷款的能力。为了不劳而获,两人合伙发布所谓的贷款广告,虚构无条件贷款,妄想着“空手套白狼”。遇到如陈某这样的受害人上钩时,两人就巧妙配合,分别饰演公司经理和工作人员,他们提供号称是北京融合信业小额贷款公司的官方网站,不过是钓鱼网站的链接。假借工本费未收到之由,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军、李辉结合陈某填写的银行卡卡号等信息,将信息传达正规银行官网,瞬间转走陈某卡内资金。

2014年5月13日,开江县公安局在湖北省江门市将李军、李辉两人抓获归案。查实案情后,开江县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两人提起公诉。

该案虽存在欺诈,却以盗窃罪起诉,是因为被害人没有表示出自愿的意思和行为。而犯罪嫌疑人欺诈获取银行卡信息是为窃取卡内钱财做准备,窃取才是关键行为和手段,更是达成犯罪嫌疑人目的的重要行为,因此构成盗窃罪。

近年来,开江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多起网络盗窃案件。为避免上当受骗,人民检察院向市民提出几点建议:不要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特别是动态密码。正确识别官方网站和非法网站,不能有效甄别的市民最好前往银行点面对面办理业务。平时多了解网上盗骗的手段和事例,提高警惕。

新闻推荐

开江:走进乡镇查处6起违法行为

本报讯为营造放心舒心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3月12日,开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继续深入推进“春雷行动2019”暨整治“保健”市场...

开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开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