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家书屋为村民“加油充电”

达州日报 2018-01-30 10:59 大字

村民在农家书屋内选阅书籍

本报讯 1月24日,气温骤降。但在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农家书屋内却是人头攒动、暖意融融,村民三五两人聚在一起或翻阅书籍,或下棋,或练书法。在这里,农家书屋成了村民日常交流的聚集地。

白云村农家书屋座落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二楼,环境优美,现有图书1100种3500多册、报刊300余份份、光盘120种300张。该书屋先后荣获“开江县级优秀农家书屋”、“开江县农民阅读先进单位”等称号。

“针对不同工作人群的学习特点,我们不定时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白云村党支部书记兼白云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苏恒燕告诉记者,以前,看电视剧、玩扑克、打麻将是村民业余活动的主要内容,邻里之间不时还会因此吵架斗气。书屋的建设,让村民们有了改变,阅读成了一种乐趣。最受村民青睐的当属种养殖业以及养生类书籍,往往一本书刚还回来,又被其他村民借走。

除了村民自行到书屋借阅以外,村里还不时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村里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集中阅读,增加知识量,以此带活了白云村文化氛围,带旺了村民精气神。

据白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建军介绍,以前,全村的产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近年来,白云村不断强化党建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打造自身特色,实现了班子由软到硬、基础由弱到强、产业从无到有、面貌由差到好的诸多转变。截至2017年8月,该村已脱贫42户、14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

“通过到农家书屋的阅读,村民了解了科学种养殖的重要性。”罗建军称,通过在农家书屋的阅读和学习,一大批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起了标准化的养鸡场、养牛场、养猪场,成为了脱贫能人。

李大平一家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通过村上组织的一些种养殖培训课程、夜校听课和书屋内的书籍借阅,让我的生活改变很大。”李大平告诉记者,现在他家办起了养猪场,主要经营种猪和生猪养殖,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已经于2016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新宁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孙成立表示,农家书屋的建设,逐渐地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动了农民科技致富,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地提高,“农家书屋”为农民搭建了致富的桥梁。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达州市已累计建成农家书屋2760个,实现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书籍配备平均约1600册左右。2017年,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农家书屋荣获“农家书屋全面建设十周年先进集体”称号。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苏恒燕、通川区江陵镇千宁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张翅荣获“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

(本报记者 程科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省林科院专家指导开江油橄榄示范园建设

本报讯近日,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李丕军一行前往开江县,指导该县油橄榄示范园建设。李丕军一行先后参观了开江县第一代油橄榄品种园——红花山川东北油橄榄品种园,详细了解园内油橄榄现有资源的...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